剑阁外,魏军大营。`j^i`n*j′i*a¢n-g/w?x-c¨.,c`o~m\
帅帐之中,太史慈、荀攸、董昭三人在一起议事。
“军师,剑阁如此坚固,刘循和关羽守在这里,就己经很难攻破了,如今许攸又做了蜀军的军师,这是难上加难啊!”太史慈一脸愁容。
十几万大军集结在这里,面对两万蜀军镇守的关隘,无计可施,作为统帅,他能不着急吗?
虽然说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是主公的那一路兵马,一路上是势如破竹呀!
连夔关都能攻破。
这一比较,太史慈感到很惭愧。
他们也想借鉴主公攻破夔关的办法,可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许攸为何会来剑阁?”荀攸沉思片刻,说道。
“公达之疑惑,也是我之所想,袁绍的天水岌岌可危,己经面临生死存亡,许攸不应该离开啊!”董昭说道,“如果是搬救兵,且不说蜀军有没有可能派出援军,那也应该到成都,而不是剑阁!”
“军师,不管许攸是什么原因离开天水,来到了剑阁,但都是增加我们攻破剑阁的难度!”太史慈不愿意去想那些原因,“而且这些,也与我们无关。”
“不,有关系!”荀攸摇了摇头,“前日得到消息,袁绍病了,我猜测这一次病得应该不轻,可能大限将至!”
“公达的意思是,许攸看到袁绍将死,他的霸业也即将败亡,故而离开?”董昭说道。`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一定是这样!”荀攸这一次的语气非常坚定,“否则无法解释,他在这个时候离开袁绍,而袁绍也没有阻拦。”
“军师,那这与我们攻打剑阁到底有什么关系?”太史慈依然没有明白。
“子义,许攸既然决定离开袁绍了,那他有什么新的打算呢?”董昭笑着问道。
“军师是说,许攸……许攸想归降我们!”太史慈突然眼前一亮。
如今天下的形势己经明了,许攸不打算陪袁绍去死,为袁氏霸业尽忠,也没有选择辅佐袁尚或者袁谭,没有选择归隐,而是来到了益州战场最关键的剑阁,岂不是想归降他们魏军。
因为许攸不可能看不到刘璋的霸业,也时日不多了。
而此时归降,要得到主公的重用,那就必须立功!
“没错,许攸既贪财,又想做高官,假如能够助我们攻破剑阁,主公自然会重赏!白帝城的庞寿阳群,江州的孟达赵筰等,可都得到了主公的封赏啊!”荀攸解释道。
“那太好了,我们该如何配合?”
“许攸刚来,还不能做任何事,我们现在不必继续强攻了,只需与刘循关羽对峙,给许攸时间,他定然会设法与我们联系。”
“好,就依军师之策!”
太史慈点了点头,立刻传令,停止对剑阁的攻打,只需与蜀军对峙即可。-精`武.小_税,旺¢ ?追*嶵?歆!彰_踕.
连续几天,魏军大营没有了动静,这让刘循也轻松了很多。
他将这一切功劳都归于许攸,给了许攸一些权利。
许攸这家伙也有些顺杆爬,任何时候都充满着傲气。
而这自然又惹的关羽不满,比他傲的人,关羽于眼里岂能容得下?
这让刘循是一个头两个大,只好放下身段,劝解二人。
他虽然是蜀王世子,刘璋的嫡长子,可庞羲丢了江州,听说也归降了魏军,这让他的位置有些尴尬。
庞羲是他的老丈人啊!
现在他需要有人支持他,尤其是像关羽这样的猛将,以及许攸这样的智谋之士,因此他对二人都是以诚相待。
为了剑阁,关羽和许攸表面上还是能够和谐相处。
冀县。
秦王袁绍终于病重而亡了。
不过与以前历史上相比,他还是多活了三年。
尽管对于这个结果,许多人都有心理上的准备,可秦王府依旧是乱做一团。
因为秦王袁绍病亡之前,连什么遗言都没有留下。
兵马到底由谁指挥?谁将继承他的霸业?都没有说。
其实袁绍那时早己心灰意冷,还谈什么霸业啊?
但是袁尚不一样,他想要一个名分,将来哪怕归降,也会有地位啊!
田丰、逄纪、郭图等人,并没有表示支持谁,只是张罗袁绍的丧事。
怎么支持?且不说这个霸业还有没有意义?就现在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