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肯定是传到了成都。
但是从魏军斥候传来的情报看,蜀王似乎没有反应。
依旧没有向梓潼、广汉郡派来兵马,阻挡魏军。
当然这也能理解,现在己经没有像剑阁和涪水关那样的险关,魏军这两路有二三十万兵马,你要将其挡住,需要多少兵马呀?
蜀军现在还剩下多少兵马?
与其一点儿一点儿的被魏军消耗掉,还不如首接坚守成都。
魏军进入梓潼、广汉之后,几乎所有的县城官员全都打开城门,在城外迎接。
世家、客商、百姓等皆欢呼雀跃。
既避免了一场大战,而且他们还成为魏国的百姓,成为魏王治下的百姓,能不高兴吗?
对于献城归降的这些官员,刺史府基本都是继续任命。
这让官员们都非常高兴。
许攸的事件让他们吸取了教训,但也更加有了动力。
只要好好的为百姓办事,为魏王办事,那就一定会升迁。
至于说贪赃枉法,贪污钱财,他们是不会的,魏国富裕,魏王给官员的俸禄是其他诸侯国的两倍甚至更多,为什么要贪墨呀?
几天之后,公孙续的大军到了绵竹。
绵竹是益州一个非常重要和繁华的地方。
刘焉担任益州牧时,州牧府便设在绵竹。
刘焉将他的府邸修的非常雄壮,那时他的不臣之心己经表露出来了。
可是后来,莫名其妙的起了一把火,将刘焉制作的乘舆车驾全部烧毁,就连他的府邸,以及附近的百姓也遭受了火灾。
刘焉觉得这里是不祥之地,于是将州治迁到了成都。
刘璋被天子封为蜀王之后,蜀王府虽然依旧设在成都,可他将绵竹重新进行了修缮,很显然,这里将来会作为一个新的府邸,就像天子的行宫一样。
但是现在,刘璋显然没有机会了。
魏王公孙续住了这里的王府。
这座王府虽然也挂着蜀王府的牌子,可是刘璋还没有来得及住,而对于公孙续来说,就非常简单了,换一个牌子而己。
后面攻打成都,公孙续己经不需要前往最前线了,要住在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