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属下也赞同伯然之见解,此时魏军士气正盛,我们不宜出兵!”杜袭也站了起来,“积草屯粮、秣马厉兵,等到我们实力雄厚,而天下有变之时,方可出兵!”
“属下亦赞同!”
“属下赞同!”
……
张昭、张纮、顾雍、虞翻等人,皆不赞成出兵。?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
现在的魏军是庞然大物,他们吴军出兵就像蚂蚁撼树,以卵击石,没有丝毫胜算,甚至对魏军来说,徒增笑料罢了。
到现在,难道主公吴王还没有认清形势吗?
只要魏军不攻打他们,就是他们之福。
军中那些将领,天天嚷着要打回去。
想回去,回到江东他们自然能理解,谁不想回去啊?
关键是要有那个实力。
“诸位说的对,魏军实力太强,我们若主动攻打,那便是取死之道!”孙坚点了点头说道。
“主公,那……”张昭有些纳闷儿。
不是主公说要出兵吗?
“本王意欲出兵,但绝不是攻打交州!”
“主公的意思是……要攻打夷州?”杜袭想了想,问道。
夷州和珠漄一样,都是孤悬海中之岛。
当时会稽还在他们手中时,也曾想过征服夷州。
从渔民那里得知,夷州也是一块很大的地盘,那里生活着许多蛮人,只要拿下了,不但能解决兵源,还能增加粮食。^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
只是当时他们还没有现在的大海船。
“子绪说的对,本王确实想要攻取夷州,然后再以夷州为根基,攻打邪马台国。”孙坚点了点头,说道。
“邪马台国?”杜袭一脸疑惑。
他回头看了看张昭、张纮、虞翻、赵俨等人,表情与他都一样。
“主公,这邪马台国在哪儿?”顾雍问道。
“你们可曾知道倭人?”
“倭人当然知道,当年吴郡、会稽一带,常常会出现倭人,辽东以及青州的东莱,倭人比较多,听说他们的根在东海的岛屿上。”张昭说道。
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
对于倭人,他们并不陌生。
“邪马台国便是倭人之国!”孙坚说道。
当年占领江东西郡和交州的时候,孙坚觉得他们的发展空间太小了,周瑜便提出了征服当时的夷州,而在无意中得知除了夷州之外,还有一个邪马台国,听说那里的面积比较大,人口也不少。
除了当地的蛮人之外,还有一些汉人渡海去了那里。
现在既然回不去交州了,可以将这些地方征服。
“主公若是要攻打夷州和邪马台国,属下赞同!”
“属下也赞同!”
“属下……”
所有人都赞同,反正一首窝在这一块地方,也不是个办法,多一些地盘,就能增强一些实力,同时也将多一种选择。*a\i′t^i~n/g+x^i^a`o^s·h¢u~o^.^c\o!m*
“我们离开交州己经有一段时间了,诸位最近可曾收到一些家信?家中的情况可曾知晓?”孙坚又问道。
“此处有大海隔绝,家主难递啊……”张昭摇了摇头,“在交州的时候,倒是收到好友景兴(王朗的字)的一封信,以后连友人的信都没有了……”
其他人也都摇头叹息。
“家里的情况,诸位可以放心,斥候送来消息,各地官员都善待诸位的家人,江东、交州比以前更繁荣了……”
他们撤到这里的时候,带了一些家眷,但也有许多家人留在江东或者交州。
而赵俨、杜袭的家人也有在豫州的。
他们基本上是走到一处,在一处便会娶妾生子,生根发芽。
但对于最先的那个家,或者说自己的家族,心中总有牵绊。
众人离开之后,孙坚又去后宅,看了自己的夫人吴氏,以及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幼子孙朗,以及女儿孙尚香。
尽管众人看到孙坚之后,脸上都带着笑容,但孙坚能看出,他们眼中的忧虑。
假如不是争霸天下,他们现在可都在吴郡老家,幸福的生活。
离开后宅之后,孙坚又将周瑜召到了书房。
“主公决定要出兵了,攻打夷州和邪马台国?”
“对,公瑾以为如何?”
“属下完全赞同!”周瑜非常支持,“无论是夷州和倭国,其实力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