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占民房、侵吞土地,作恶多端,罪大恶极,这类证据是我急需的,也十分重要。但这恶贼狡猾如狐、心思细密,我想,这些罪证恐怕很难从这堆文卷中找到。当地行董已答应今天下午推荐人来县衙当差,其中有一名档房馆吏,你们可以把这差事交给他们办理。”
洪参军连忙说:“禀老爷,他们此时正在县衙院中恭候,等老爷指示。”
“很好!你和陶甘现在就去给他们指点交割衙中各项事务,让他们各负其责、忠于职守,责令档房馆吏今晚帮你把这堆文卷仔细清理归档,你自己则帮我草拟一份呈文,就如何了结钱牟一案提出主张,但有关已故潘县令遇害的公文案卷你不用过问,我还想专门思考这件疑案。”
狄公拿起倪夫人留下的长条纸盒,取出画轴,摊在书案上。洪参军与陶甘也凑近和狄公一起仔细观看。
这是一幅中等尺寸的彩色绢本山水画。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丛生,白云飘绕、房舍隐约可见,左边一条石径直通山顶,右边一条山泉顺流而下。整幅画中不见一人,上方倪寿乾用半隶半篆的古体为画轴题了“虚空楼阁”四字。倪寿乾未在画轴上签名,只在画题一旁盖了朱红印章。
画轴四边用锦缎裱糊,下边卷着木棍,上边系着丝线——凡是画轴都需这样裱糊,挂在墙上才会平整。
洪参军捻着胡须说:“‘虚空楼阁’,顾名思义,作画人想把仙山琼阁这种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展现给世人。”
狄公点头。
“这幅画看起来玄妙深奥,需要详细观察。陶甘,你把它挂到书案对面的墙上,我可以随时观看。”
陶甘把画轴挂在门窗之间的墙上。狄公起身,出内衙,过公堂,进入大院,见新来的衙吏差役个个都体面正派,心中很是欢喜,略作训示后说:“洪参军与陶甘现在就教你们如何当差,你们要用心学习,明日早堂就要各司其职、站班值堂。”
第四部 迷宫案 第七章
次日天还没亮,兰坊的百姓就陆续前往县衙,等到快升堂时,衙门前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一来这七八年衙门一直没开堂审案,百姓都想来看个新鲜;二来这些年钱牟在兰坊无恶不作,搞得天怒人怨,如今听说这个恶霸成了阶下囚,谁都想亲眼看看,以消心头之恨!
三通鼓响过,门丁打开衙门,人群蜂拥进大堂。不一会儿,走廊和堂下就摩肩接踵,挤满了人。
十二名堂役手执皮鞭、火棍,凶神恶煞般分列在公案前。只见公堂后帷帘掀开,狄公头戴乌纱帽,脚穿黑布鞋,身穿绣着云龙出海图案的绿色锦缎官袍,从容走进公堂,缓步走上高台,在公案后稳稳坐下。四位亲随干办分左右站在两侧,老书办等人则在覆盖着崭新猩红绸布的公案一边站定。
狄公高喊一声“升堂”,顿时大堂上下鸦雀无声。
狄公从签筒里抽出一根火签掷下,命令堂役班头去大牢提审案犯。方正从石板地上拿起签牌,带领两名堂役去提人。很快,案犯被带到,不是别人,正是钱牟手下较年长的那位策士。案犯双膝跪在高台前,不敢正视前方。
狄公喝道:“案犯姓甚名谁,做什么营生?从实招来!”
策士答道:“回禀老爷,小人姓刘名万方,十年前是钱牟生父钱守仁的管家,曾帮他做过一些积德行善的事。钱守仁去世后,钱牟留下小人做门客。为了糊口,小人不得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但这十年里,小人从没有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反而一直趁机劝钱牟改邪归正。小人句句属实,还望老爷明察秋毫,为小人做主!”
狄公冷冷地说:“你苦口婆心劝他向善,收效却微乎其微!你主子罪行累累、擢发难数,本县正在调查。你如何阿谀奉承、与他狼狈为奸,到时自会清楚。现在本县对钱牟和你犯下的小罪暂且不问,只问重大罪行。本县问你,钱牟在兰坊到底害了多少人命?”
“老爷容禀,钱牟贪赃枉法、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胡作非为,桩桩件件都是事实,但据小人所知,他从未蓄意谋害人命。”
狄公喝道:“撒谎!潘县令在此惨遭杀害,凶手不是钱牟又是谁?”
“老爷明鉴,对于这起命案,钱牟和小人一样惊讶!”
狄公满腹狐疑,目光如利剑般刺向堂下案犯。
刘万方连忙接着说:“我们早就听说潘大人容不得钱牟在此作恶,决心要除掉他。但潘县令初来乍到,只有两名衙员随行,在钱牟看来,这简直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所以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连好几天都按兵不动,想看看潘县令到底有什么动作。后来,一天早晨两名家丁飞奔回钱宅,说潘县令被人杀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