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古典白话合集 > 大唐狄公案 131到140

大唐狄公案 131到140

第七部 黑狐狸 第二章

一顶宽敞的双人官轿正缓缓抬向金华县衙大门,前后有朱幡皂盖,牙仗排列得十分整齐。?x,w!q¢x^s,.!c,o`m\街市两旁的店铺门沿都挂起了灯笼和彩饰,行人见到官衙仪仗纷纷回避到一边。

轿内坐着县令罗应元和狄仁杰。正午的秋阳还有些热辣,两人的乌纱帽沿和深绿官袍都有些被汗水浸湿了。

罗应元打了个哈欠,捻着下巴上修得整齐的小胡子,说道:“狄年兄,州府的事总算商议完了,我们得尽情乐一乐。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两天的详细行程,你一定要赏光。正值中秋佳节,又有贵客远道而来,这可是金华县多年难得的一次诗人盛会!年兄知道吗?朝中诗界的耆老邵樊文大人也应我的邀请答应赴会了,他可是当今文坛泰斗,退休前两天还在为圣上起草圣谕呢。还有礼部郎中张岚波,原本是圣上极宠爱的内廷诗人,他正是金华人,这次恰逢他回乡祭祖,正好赶上今晚的盛会。再加上年兄的光临,更让这次盛会增添了不少光彩。”

“罗相公过誉了,我对于作诗实在是没有缘分,这诗人的雅位哪里需要我来充数呢。而且中秋本是家庭团圆的佳节,若不是刺史大人吩咐有公事商议,我还得赶回浦阳,再说那里还有一桩公案尚未结案。罗相公如此好客,若不是你的诗名吸引了他们,邵、张两位大人怎么会屈尊前来呢?我听说他们可是十分挑剔的人。”

“狄年兄有所不知,我这金华衙院当年曾是先皇九太子的王府,里面楼台亭馆、花园假山、水殿风榭、回廊曲沼十分壮观,而且有许多奇花异草、珍禽瑞木环绕装饰,最能引发诗人的雅兴了。呵,想来此时邵、张两位大人已经到达县衙了。”

官轿外传来一阵锣声,牙仗随从停下侍候。罗县令揭开轿帘,扶着狄公的长袖,小心地请他下轿。

衙门口慌慌张张跑来了高师爷和一名巡官,巡官漆黑头盔上竖起的一团红缨不停地颤抖。四名衙役一字排开站在廊庑内待命,远处还围了一群胆大的百姓在观看。

罗应元惊讶地问:“高放,出了什么事?”

“禀老爷,半个时辰前,茶叶铺的孟掌柜来报告了一起杀人案,租赁他家后院的那个姓宋的秀才被人杀害了,财物行囊被盗窃一空,此事想来发生在今天一大清早……”

罗应元神色沮丧地叹了口气:“真晦气!”又急忙问:“我的客人们都来了吗?”

“邵大人和张大人早上到的,我向两位大人解释了老爷正在府衙议事,并遵照老爷的吩咐安顿了他们的住处,此刻他们刚进完午膳,都在馆舍休息。噢,敏悟寺的如意法师在午膳时正好赶到,遵照老爷的吩咐用素食水酒款待了他,他也自去休息了。”高师爷小心地禀报道。

罗应元命令道:“我此刻就去孟掌柜家。高放,你和巡官带上四名衙役骑马先去,保护好现场,布下警戒。嗯,通知仵作了没有?”

“早已通知了,此刻仵作已在衙舍值房内等候。”说着,高师爷便将一札书卷恭敬地呈上,“老爷,这是有关宋秀才和孟掌柜的一应卷案档目。”

“上轿,去东门孟掌柜家。”罗应元命令道。

罗应元拉着狄公的衣袖说道:“狄年兄不介意吧?打扰了你的午休。我非常钦佩你在侦缉勘破方面的本领,看来此案还得年兄鼎力相助。我多喝了几杯,似乎有点醉了,年兄千万要周全。”

“哪里哪里。”狄公一听有杀人案,早已来了兴致,罗县令的邀请正好合了他的心意,自然一口应允,“倘若能为罗相公尽点微薄之力,也是狄某的大愿。”

罗应元将那一札案卷摊在狄公膝上:“年兄不妨先粗略看看案卷,去东门还有一段路呢。”说完,他便自顾自靠着软垫打起了瞌睡。

狄公平日很少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同行如何审理案子,他经常听人说罗县令是一个沉溺于酒色的风流诗人。罗县令很有钱,要维持金华衙院这座王府的日常费用并不容易,但他似乎不太在乎。现在狄公看出,罗县令平日的放荡形骸多半是装出来的,或者说是精心营造的,事实上他将金华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刚才他马不停蹄决定去发案现场查勘,更给狄公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同行往往把这种事当作下属巡官、缉捕的例行公事。

案卷上写着:死者叫宋一文,秀才,二十三岁,未婚,为编纂南朝时金华地方史志特来当地查询有关图书资料。他在县衙登了记,高师爷批准他到县学书库自行查阅。从县学书库的记录来看,半个月来,宋一文每天下午都在书库里度过。

有关孟掌柜的记录是:孟菽斋,茶叶商,四十岁,妻黄氏、妾李氏。黄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