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抓住机会继续指责贾张氏,趁她还未反应过来,又添了几句恶言。?5¨4,看\书¨ ^更-新+最.全·否则等她发起脾气来,恐怕只能动武解决。
贾张氏被骂得面色青红交替,最终涨成了深紫色,气得浑身发抖。
“曹魏,你未免太过分了!”她怒吼道。
“贾张氏,你可别胡乱栽赃!是谁欺负谁?你主动上门讨饭,我没答应,反倒说我欺负你?这世上哪有这种道理?”
眼看两人越吵越激烈,几乎要动手,易中海急忙出面劝架。
若是他们真的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破坏邻里和睦,传出去也会损害整个院子的声誉。况且贾张氏还是东旭的母亲,要是让她当着自己的面吃亏,将来不好向东旭交代。
易中海先叹了一口气,说道:“行了,别吵了。这件事你们双方都有不对之处。首先,贾张氏,你拿着这么大的碗上门讨饭实在不妥。我知道你们家境困难,但如今谁家的日子好过?这么大的碗,谁能负担得起?我们换个普通大小的碗借点东西,等以后日子好了再还,岂不是更好?”
易中海试图传达他的想法,至于何时能还清、日子何时变好,他也不清楚。
曹魏自然听出了易中海话里的意思,但他并未反驳。随后,易中海转向曹魏,继续说道:
“曹魏啊,你这问题也不少,成天享用着大鱼大肉,完全没继承咱们院子的勤俭传统,这是态度问题。再说,你对长辈不敬,太过自私。若人人都学你,咱们四合院的声誉早就毁了。”易中海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看看贾张氏家的处境,全家仅靠贾东旭一人支撑,人家都放下脸皮找你要吃的了,你却连点帮助都不愿施予,邻里之间互相帮扶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曹魏不得不承认,易中海这种扣帽子的功夫堪称一流。
“大伯,这话可不公平。瞧贾张氏那富态的模样,哪里像是困苦家庭?她脸上油脂多到能炒菜!您还常组织捐款给她家,结果她倒上门讨饭,生活条件看起来比咱院子多数人还好,您怎么能说她家困难呢?”
易中海瞄了瞄贾张氏那油亮的脸庞,一时无言以对。\5′4^看+书/ ¨无*错-内^容?确实,这贾张氏保养得体,绝非缺衣少食之人。
“即便抛开实际状况,他们的生活也的确过得紧巴。”
“可以无视事实是吧?那您能不能也忽略我今天吃鱼这件事?”曹魏一脸错愕,易中海这思维竟和后世的某些观点如出一辙。
不对,易中海作为男人却无子嗣,从理论上讲他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但这似乎并无本质区别。
易中海一时语塞。
“况且,这条鱼是我从河里钓来的,不是买来的,我家经济状况也一般,我只是改善下伙食而已。”
\"大爷,要说扶贫济困,咱们院子里您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您一个月八十块的工资,家里就您和大妈两人,也没什么大的开销。您随便拿出一点,就够贾张氏家糊口了,可您怎么就没帮他们一把呢?\"
曹魏特意加重了“没有孩子”这几个字,直戳易中海的痛处。
果然,易中海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没有后代这件事一直是他的心结,要是有孩子,他也不会这么斤斤计较。
院子里的人都尽量避免提起这事,生怕惹恼了易中海。
但曹魏不怕他,反而直言相向:\"我怎么没帮?以前我家多余的粮食都送给了贾张氏家。不信你可以去打听,在我们院子,我常常组织大家给贾家捐款,没少帮衬他们。\"
易中海虽然恨得牙痒痒,但也只能辩解:\"可我主要是帮了贾家,别的家庭确实没怎么帮。就说你吧,你父母去世时,也没见我伸手。别说捐款了,连一袋粮食都没给过。那次贾家出事,你还让我拿你父母的抚恤金去捐款,这事儿没错吧?\"
这些都是曹魏从记忆中挖出来的证据,易中海这样做,确实是落井下石。¨|.微°?趣μ[小$]2说? -?已]发¢?布?°最¤e?新`+~章{!节,*`
当时曹魏性格懦弱,根本斗不过易中海,只能任其摆布。
贾张氏想了想,似乎真有这么回事。她记得那是前两年棒梗发烧住院的事。
\"哦,我明白了,原来大爷只帮您的徒弟家,其他邻居都不管是吗?\"曹魏装作恍然大悟。
\"你别乱说!\"易中海顿时紧张起来。虽然事实差不多如此,但在院子里,他只特别关照傻柱、贾家和聋老太太,其他人有困难都是全院开会讨论解决。
一大爷,最近手头紧,家里有点难处,您看能否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