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
”拿着,算是年终奖。”
三个姑娘惊喜地接过红包,摸着厚度,至少是半个月工资。
她们道谢后干得更起劲了,把店里店外打扫得一尘不染。
五点半。
第一车蔬菜送到了。
苏建军开着拖拉机,后面还跟着两辆村里的驴车,全都装满了蔬菜。?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
”哥!今天可是场硬仗!”
苏建军跳落车,搓了搓冻僵的手。
”村里老少齐上阵,连夜摘了三千斤菜!”
苏建国帮着卸货,心里估算着今天的销售计画。
小年是春节前的第一个采购高峰,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备年货,新鲜蔬菜的须求量是平时的好几倍。
六点整。
”苏记蔬菜行”正式开门营业。
门一开,顾客就象潮水般涌了进来。
”黄瓜!我要五斤黄瓜!”
”西红柿三斤!”
”韭菜十把!包饺子用!”
”豆腐!给我留十块!”
叫喊声几乎掀翻屋顶。
苏建国不得不站在凳子上维持秩序。
”大家别挤!排好队!今天货足,都有份!”
王秀兰带着三个姑娘负责称重、包装。
苏玉芬专门负责切豆腐,手腕都酸了。
苏建国自己坐镇柜台收钱,苏建军则来回跑动,随时补充货架上的蔬菜。
到了上午十点,第一批蔬菜已经卖掉了三分之二。
苏建军赶紧开着拖拉机回村拉第二趟货。
路上积雪未化,拖拉机开得小心翼翼,来回花了三个小时。
中午时分,全聚德的采购经理亲自登门。
”苏老板,今天可得帮帮忙!”
经理擦着汗说。
”我们预订的五十桌年夜饭,蔬菜不够用了!”
苏建国二话不说,让苏建军从仓库搬出提前预留的精品蔬菜。
经理看着水灵灵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连连点头。
”好!好!这品质,值这个价!”
下午两点,第二车蔬菜也卖得差不多了。
苏建国看了看表,咬牙对苏建军说。
”再跑一趟!天黑前务必赶回来!”
苏建军二话不说,跳上拖拉机就往村里赶。
这次他带上了张大柱和吴二埋汰,三人一路疾驰,终于在下午四点前拉回了第三车蔬菜。
市场里,其他摊位已经开始收摊了,但”苏记蔬菜行”门前依然排着长队。
很多市民是听说这里有新鲜蔬菜,特意从别地区赶来的。
”大家别急,都有份!”
苏建国嗓子都喊哑了,但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笑容。
天色渐暗,最后一秤韭菜卖完时,已经快七点了。
苏建国关上店门,全家人瘫坐在椅子上,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
”今天可真是”
王秀兰揉着酸痛的腰,话都说不利索了。
苏建国强打精神,从柜台底下抱出沉甸甸的钱匣子,倒在桌上开始清点。
大团结、炼钢工人、女拖拉机手
各种面额的钞票堆成了小山。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好一阵,苏建国突然停下动作,瞪大眼睛。
”多少?”
王秀兰凑过来问。
苏建国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抖。
”五千五百二十七块八毛”
屋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千块!
这在1980年是什么概念?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