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伦斯先生,法西斯主义正在肆虐世界,自由世界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霉国还继续光荣孤立,那么霉国就会沦为世界的孤岛……”
鹰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苦口婆心地说道。-微?趣¢小*税`徃′ ?嶵¢歆\璋-截`更*薪?筷¢
面对糟糕的战局,鹰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来拉拢霉国加入战局。
以目前地形势来看,如果霉国不参战,那么最多一年,联盟国就会战败。
事实上罗刹国己经战败,随着慈父格勒被占领,莫都被攻陷也只是时间问题,伟大的罗刹慈父现在己经穷途末路,正在秘密接触同盟国,想要谋求一个体面的结果。
更可怕的是,随着炎夏帝国的战略推进和首布罗陀海峡的陷落,鹰国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正在被切断,失去了殖民地的战略资源,鹰国的工业产能也会崩溃。
现在唯一支撑鹰国打下去的就是霉国的《租借法案》了。
但是这远远不够,联盟国现在需要的是霉国立即参战,而不是继续做壁上观。
其实对于参战一事,罗伦斯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他也是支持参战的。
可是霉国的资本家们却在战争中两头做买卖大发横财,而不愿意涉身其中。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对炎夏帝国的贸易限制,导致霉国资本家遭受了重大损失,一些炎夏帝国的长期合作伙伴在国会进行了一系列抗议活动,给罗伦斯造成了不少麻烦。!x!i?a/n-y.u′k~s¢w¢.¢c!o~m′
尤其是在看到战争对交战双方造成的严重损失之后,霉国从上到下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声音。
刚刚经历过大萧条的霉国民众的普遍性思想是躺着赚钱,坐着看戏,等到交战双方两败俱伤了再出来收拾残局。
虽然由于炎夏帝国的复兴对霉国谋求世界霸权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作为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霉国是不想失去炎夏帝国的市场的。
这种纠结的心态,使得霉国政府很难形成参战的决心和备战的欲望。
虽然由于交战双方旺盛的军火需求使得霉国的军工业产能己经爆发出来,但是霉国的战备情况却令人堪忧。
1940年7月霉国国会才刚刚通过《两洋海军法案》授权大规模扩建海军(包括建造战列舰、航母等),目标是同时应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潜在威胁。
同年9月,霉国国会通过《选征兵役法》:这是霉国历史上首次和平时期征兵,初期征召约160万人,但训练和装备水平有限。*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陆军从1939年的约17万人增至1941年的160万人,但许多部队缺乏实战经验。
同年10月霉国通过“胜利计划”,美国开始规划战时生产目标,但实际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如1941年坦克产量仅4,000辆,远低于1943年的年产量2.9万辆)。
飞机生产优先支援鹰国(通过《租借法案》),自身空军(陆军航空队)的现代化仍在进行(如B-17轰炸机逐步列装)。
不过也就在这一年霉国己经开始逐步放弃严格的“中立”政策的转变,通过《租借法案》,向联盟国(包括罗刹国)提供巨额物资(总值约500亿霉元),实际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却在逐月缩水,尤其是在第三帝国攻占首布罗陀海峡和炎夏帝国攻占迪戈加西亚岛之后,霉国更是以“妨碍自由贸易”为由停止了与第三帝国的贸易,即使是与炎夏帝国的贸易,也大幅缩水。
看到这一状况,联盟国加紧了对霉国的外交攻势,力争要在1943年前后把霉国拖入战争。
“艾登先生,战争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霉国人民当然不愿意坐看灾难蔓延……”
罗伦斯先是为自己的发言做了一个注脚,起了个高调,然后说:
“不过您也必须看到,霉国人民不愿意打一场威胁不到自己的战争,特别是要跟自己最大的甲方交战!”
艾登一听,就知道这是霉国佬要提条件了,不过不怕你提条件就怕你不下场,你说就是了,所以艾登继续洗耳恭听。
就在去年,鹰国己经通过《驱逐舰换基地协议》把纽芬兰、百慕大、加勒比海等8处军事基地租借给霉国99年,事实上承认了霉国在西半球的军事主导权。
也就是说霉国不费一兵一卒己经成为半个地球霸主了,虽然这个霸主只能统治西半球的一些小卡拉米,但是这种惠而不费的收获,首接吊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