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默默地退开一步。
……
台下角落。
看到芸妈妈上台,又看到苏芷晴低头拭泪的动作,陈锋无奈地笑了笑,拍了拍叶承的肩膀。
他轻轻叹了口气对满脸紧张的叶承低声道:“三弟,看来……这次大哥怕是要辜负你所托了。”
叶承一愣:“啊?大哥,你……你写的那么好……”
他清楚自己抄的那首《清平调》的分量,绝对是千古名句,足以艳压群芳。可那首诗应该不能让人热泪盈眶,又不是黯然销魂饭!
苏芷晴刚才的反应,明显是被另一首诗深深触动,甚至落泪了。那首诗必然直击她的内心,情感共鸣的力量,有时候比纯粹的文采更打动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诗,恐怕也很难胜出了。
陈锋摇摇头,苦笑道:“我的诗,或许是好的。但能让一位阅尽风尘的花魁当众落泪,触动她心扉的,必然是一首真正写到她心坎里去的诗。我写的那首……华丽有余,深情不足,打动不了她的。”
他拍了拍叶承的肩膀:“抱歉,大哥这次……真尽力了。”
叶承虽然失望,但也明白事理,连忙摇头:“大哥说的哪里话!你肯帮我,我已经感激不尽了!落选就落选,只能说明……说明我和苏大家无缘。”
林月颜也安慰道:“是啊,叶贤弟,陈兄的诗虽好,但或许……并非苏大家所求。不必介怀,徐州才子众多,非战之罪。”
她心中也有些愧疚,觉得自己的诗大概也平平无奇,没能帮上忙。
……
台上,苏芷晴用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翻涌的心绪。
这时,台上芸妈妈见香灰彻底冷却,示意台下安静。
苏芷晴来到台前,对着台下盈盈一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诸位公子海涵,芷晴方才有些失态,让诸位见笑了。徐州才子云集,佳作纷呈,芷晴拜读,获益良多。其中四首诗,尤为出众,难分轩轾。”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翘首以盼的众人:“为显公允,亦为让诸位共赏佳句,芷晴决定,请侍女将四首诗作当众诵读,由诸位品评。最终入幕之宾,将在诵读之后,由芷晴宣布。”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哦?四首?”
“还要念出来?有意思!”
“快念快念!看看是哪四首!”
芸妈妈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压住议论:“安静!安静!听苏大家安排!”
喧闹声渐渐平息。
苏芷晴对侍立一旁的两位侍女点点头。
两名口齿清晰的侍女走上台来,拿起苏芷晴递过来的诗稿,开始轮流诵读。
第一位侍女拿起一张诗稿,朗声念道:
“《赠芷晴》——李茂。
玉面朱唇赛天仙,纤腰一握掌中怜。
若能得伴芙蓉帐,散尽千金也心甘!”
诗一念完,台下哄堂大笑。
“哈哈哈!这谁啊?李茂?漕运李二公子?”
“粗鄙!太粗鄙了!”
“散尽千金?啧啧,李二公子好大的手笔!”
李茂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二位侍女拿起另一张:
“《咏美人》——钱多多。
肤如凝脂眸如星,一笑倾城百媚生。
愿以明珠千斛换,长伴佳人度此生。”
台下又是一阵低笑。
“钱少东家倒是舍得下本钱,明珠千斛……”
“可惜,还是俗了点。”
钱多多身边的师爷,羞愧地低下了头。
接着,侍女念了几首质量尚可的诗,引得一些文士点头赞许,但也未能引起太大波澜。
直到……
“《咏芷晴》——张文长。
清歌一曲动四方,素手调琴韵悠扬。
若非瑶台谪仙子,便是洛水赋神光。”
台下响起一片赞叹。
“好!张公子不愧是鸿儒书院高足!”
“谪仙、神光,比喻贴切!”
张文长矜持地笑了笑,摇着折扇,显然对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
随后,侍女拿起王昌的诗稿:
“《清水芙蓉》——王昌。
清水芙蓉出碧波,天然雕饰自娉婷。
不羡朱门金玉满,素心一片向月明。”
诗一念出,台下顿时安静了不少,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喝彩。
“好一个‘素心一片向月明’!王公子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