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柱家虽然穷,但却是笑的最大声的,似乎是枣花馍蒸裂了口子,栓柱爷爷却大笑:“好啊!馍笑了,来年蝗虫不咬庄稼!”
忽然想起什么来,王长乐回家从缸里挑出两条鲤鱼,两条鲫鱼,背上背篓就往村东头刘寡妇家里赶,桑木弓箭这人情得还啊。
刘寡妇把最后一块‘道酉’纸按在米缸上,突然听见隔壁李家蒸馍的笼屉‘嘭’地炸了汽,忙隔着土墙喊:
“他婶子,馍笑啦!明年准添丁!”
“刘婶儿。”
“长乐,你咋来了?”
“给你家送点鱼。”
“这可不兴啊,长乐,顶好顶好的鲜鱼,婶子不能要。”
“刘婶儿,还没感谢您借我桑木弓呢,几条鱼而己,必须收下。”
“唉...你这孩子,小菊,快拿去缸里泡着。”
“婶儿我先走了哈。”
“长乐,进山打猎要小心啊。”
回家时刚好是正午,爹和小勇大包小裹赶回来了,没在乡上吃饭,舍不得铜板。
母亲在问价格,怎么花了这么多铜板。
父亲沉声道:“过年了,油盐酱醋都比平日贵三成嘞。”
母亲撇撇嘴,暗骂一群奸商。
样样都买了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红糖也称了三两,真是过年了啊,年味儿十足。
“小倩,来。”
“娘。”
父亲扯了二尺红绳,母亲笑着给女儿扎头发,一家人都笑呵呵的,只有小倩幸福的哭了。
枣花馍很香很香,连吃三个还想吃,就着鱼汤吃起来爽死,小勇一小口一小口喝汤,眼睛首勾勾盯着姐姐头发上的红绳,好看的嘞。
(好多读者反应不够看,再来一章吧,请给个五星好评,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