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员注意,马上将开始第一次地龙钻地飞船的实物测试,请参与实验的人员立即做好准备。¨x~x,s/w!k_.¨c¨o·m!”
随着坤與六号平台的广播声响了起来,整个平台立即进入了全力模式。
今天将要同时进行三种型号的地龙飞船测试,确保其能够完成计划,并测试出不同飞船的极限数据。
因为是测试,三艘飞船并没有带上满编的任务小队,而是仅仅有三名测试人员。
他们都是这段时间训练成绩最好的精英,负责进行这一次的测试。
“地龙一号准备完毕。”
“地龙二号一切正常。”
“地龙三号反应堆运转正常,随时可以出发。”
“听好了。”通讯系统里响起了总设计师李建设的声音。
“你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具体的要求我也不再多说,就一件事。”
“给我把这几台机器的极限操练出来,一直操到它们损坏为止!”
“记住,第一天的实验只是测试设备极限,所有地龙飞船一律在距离地面不超过十米的深度运行,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也好把你们给挖出来。”
“都记住了吗?”
“明白!”所有地龙飞船的驾驶员同时回答。\求-书¨帮+ `唔+错/内/容_
“很好,那么现在——实验开始!”
随着倒计时结束,三艘形态各异的钻地飞船同时发出轰鸣。
“各系统正常,开始下钻!”测试指挥中心里,李建设紧盯着三块分别显示飞船状态的屏幕。
地龙一号驾驶员王岩沉稳的声音最先传来:“一号开始下钻,钻头转速稳定在每分钟2000转,电池输出功率95。”
屏幕上,代表地龙一号的蓝色光点开始沿着预设轨道移动。
飞船前端的复合钻头以惊人的速度旋转,同时,还有大量的特殊溶剂从钻头旁边的设备中喷洒出来,坚硬的泥土在它面前如同黄油般被轻易切开。
这是研究团队根据虫族掘地虫的腺体研究出来的分解软化液体,对于大部分的地形都有不错的效果。
“继续前进,一直到电池出现异常为止。”李建设对地龙一号发布了命令。
“可以尝试多次极限变速和加力,尽一切办法把电池的耐受给我测试出来。”
“明白。”收到命令的李岩立即将地龙一号的动力拉到极限,只见代表它的光点在屏幕上迅速移动起来,还时不时改变方向。
与此同时,地龙二号在驾驶员陈飞的操控下展现出惊人的速度。
“二号已达到第一标记点,前进距离1公里,深度十米,耗时8分钟。)±&鸿).特t小)=说-ˉ@网t< ?>更??a新¥=}最¢2ˉ全?·[”陈飞兴奋的声音中带着自豪。
李建设微微点头:“线缆供电的优势显现出来了,没有能量限制,它可以一直全功率运行,而且本身没有动力核心,体积优势很大。”
一旁屏幕上的万院长正通过线上直播看着实验过程,“但风险也最大,一旦线缆出现问题就全完了。”
“所以我们才会进行这种极限实验。”
“而且这东西也进行了多次优化,算是我们现在的极限。”李建设指了指那根连在地龙二号后面的线缆。
与一开始实验钻头后面的线缆不同,这一次地龙二号使用的线缆完全改变了样子。
李建设指向屏幕上的线缆结构图,解释道:“我们采用了“分层式自脱落”设计,线缆外部由很多层高强度纤维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之间由强力电磁部件连接,每一层都覆盖自润滑纳米涂层。”
“这些单元在强力电磁铁启动的时候是一个整体,而一旦外层被卡死,可以通过断开外层电磁铁供电而使其失去磁性。”
“同时线缆两端的卡扣会自动脱落,让被卡死的外层线缆成为一个通道,内层继续往下移动。”
说话间,一直在地下前进地龙二号模拟了一次线缆卡死的情况,整条线缆在脱壳后很轻松的继续前进。
“通过这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