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笑道。
“先生放心,有我在大哥就不会有危险!”
沮授见二人执意要走,不再劝说。
“既然如此,我再劝说也无意,注意安全吧!”
刘昭向沮授拱了拱手。
“在下听闻沮授先生智谋过人,若邀请先生与在下一起共谋大事,不知先生能否答应!”
沮授一愣,迟疑问道。
“在下所记不错的话,小兄弟如今还是白身吧!”
“就算受了陛下的赏赐,得一县令之位,能谋什么大事呢?”
沮授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你一个县令说什么大话呢。
刘昭摇摇头。
“我求的并非一县之令,而是一郡之地。”
沮授惊讶的看了一眼刘昭,随后神色恢复平静。
“一郡之地不过比i县令大一些而己,也非能谋大事之位!”
刘昭轻笑一声:“若是雁门太守呢?”
沮授浑身一震。
“你年纪轻轻的,竟然想去雁门当太守?”
刘昭点点头。
“听说那里年年遭遇外族劫掠,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疲于应付。”
“那里又很荒凉,基本上捞不到什么油水,一般人都不愿意去那里任职太守。”
“但事情总要有人做的,我的现在的志向就是让那里的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外族不敢再犯我边境,可为大事?”
沮授看刘昭的眼神变的钦佩与恭敬,深深向刘昭鞠了一躬。
“在下为刚才的想法向公子赔罪。”
“在下没有达到公子的高度,实在惭愧。”
“若是真如公子所说,边境的百姓有福了。”
刘昭再问道:“既然如此,先生可愿与我共谋大事?”
沮授迟疑了,他志在冀州,不在并州。
刘昭笑了笑。
“人各有志,不过读书如果不为百姓做事,那书不如不读!”
“先生若是想通了,就到甄家找我!”
“越早越好,一个月后,我也许就要前往雁门郡了。”
“告辞!”
对于这种大才之人,不能逼迫,需要让他自己想明白。
沮授看着刘昭、赵云离开的背影,仔细琢磨刘昭的话,越琢磨越惭愧,自己号称读了那么多本圣贤书,将来一定要为百姓做事。
如今觉悟还不如一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