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篮中取出小桃准备的薄荷脑,轻轻抹在鼻下。
远处,学政大人端坐在高台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在看到臭号这边的考生时,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
......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贡院内己是一片肃静,考生入场完成。
差役们手持铜锣,在号舍间来回巡视,脚步声在青石板上踏出沉闷的声响。
萧砚舟端坐在臭号内,神色如常。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发题了!"有人低声惊呼。
萧砚舟抬眸,只见几名差役手持黄纸封装的试题,正挨个号舍分发。
待试题传到他手中时,他轻轻拆开封条,展开一看——
第一题:论《春秋》微言大义
第二题:策问——当今漕运之弊与改良之策
第三题:诗赋——以"清正廉明"为题,作五言八韵诗一首
题目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春秋》微言大义?这题也太刁钻了!"隔壁号舍的考生忍不住低声哀叹。
"漕运之弊?这哪是院试题目,分明是给举人考的!"另一人咬牙切齿地嘀咕。
萧砚舟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这些题目确实不简单,但对他来说,却正中下怀。
他先提笔蘸墨,在草稿纸上写下《春秋》一题的纲要。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他心中默念,笔下不停,"如'郑伯克段于鄢',一'克'字,既见兄弟阋墙之悲,亦显郑庄公之忍。"
他的字迹工整有力,馆阁体的端庄与个人笔锋的凌厉完美结合,每一笔都如刀刻般清晰。
写到关键处,他甚至能引经据典,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注解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隔壁的考生偷偷瞥了他一眼,见他下笔如飞,不禁目瞪口呆——这可是臭号啊!这人怎么还能如此专注?
萧砚舟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写着。
偶尔有苍蝇嗡嗡飞过,他也只是轻轻挥手驱赶,目光始终未离纸面。
日头渐高,贡院内渐渐闷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