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看到本人硬撑着上朝。
感觉一天的好心情,都烟消云散了。
李善长的腰都弯了,可骨子却比钢铁还要硬,也不知道到底在坚持什么!
“多谢陛下记挂,老臣这几日,见太子殿下将府上无辜的女眷幼童,还有不涉朝政军队的侄孙,查明无罪后,放归府上,知道不是有人构陷,而是府上那些人,借着老臣的名声去招摇撞骗,为非作歹,老夫心结已解,日日见好,如今已经能下地行走,为陛下分忧,将功折罪了。”
行。
朱元璋还想着,借生病的理由,把太常寺卿一职,交给别人暂代。
暂代着暂代着就能让李善长赋闲在家呢。
结果李善长先把好听的话说在前头了,真是能屈能伸。
朱元璋不禁看了一眼儿子。
标儿啊标儿,你的手段还是太嫩了些,人家反过来利用,故意挑衅你呢。
朱标当然听得出来,李善长话里有话,他也不是争一时输赢与长短的人,为了避免李善长等会儿再死皮赖脸的开始诉旧情,立即站出来,拱手一拜。
“父皇,儿臣已派了陆百户,查明了句容县军田的具体情况,应天府境内的将士,户籍与家庭情况已核实完毕,锦衣卫调查期间,当地百姓主动询问起,下一次朝廷征兵的时间,各地官府,都收到了许多百姓的投名状,想要为自家孩子报名参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世上不乏一些热血赤忱的好男儿,想着参军报国。
但是,还有许多需要考虑养家糊口,养老养小,为生活奔波的普通百姓。
废除军户制,以前那些是军籍,想让自家孩子远离危险的人家,如今开始教起了自家儿郎保命的功夫,更别提其他普通人家了。
朱元璋推翻了压迫绝大多数汉人的元朝后,拿普通百姓当人看,只要肯吃苦受累就能领到荒地或田地耕作,在这个有口饭吃就能养活孩子的时代,人口是年年递增。
当兵,成了如今许多普通人家追捧的选择!
“咱今日正要说这件事,工部造的战船已经往松江府运了一批,之前说下海抗倭,征招海军,由于海上作战要克服的困难比较多,条件比较严格,咱想抽调各营一部分兵力,当时没有人乐意,咱让汤和在地方上征兵,反应也平平,咱就想着,既然新的军制这么受欢迎,咱就把它推广到沿海各府州去,爱卿们认为如何?”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出声反对。
都说改革会侵害既得利益者的已有利益,可谁叫现今军营里,连士兵带将领,对朱元璋那是满心满眼地服气呢。
再加上,征兵的条件高,其实对于已经有条件培养子弟的将门和将领人家更有优势,朱元璋根本没有刻意打压的意思,大家巴不得多来一些建功立业的机会,给自己也给家中后代争取一下,早日还清这些年占的便宜,早日赢回陛下的信任。
谁反对,谁脑袋就是被驴给踢了!
“末将没有异议!”
“臣无异议!”
“臣也一样!”
朱元璋舒服地喟叹一声,就要拍板定论时。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并且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
“陛下,海军不像驻扎海岸的卫所士兵一样,他们在海上航行,并不参与耕作,按照新的军制,这田要怎么分?难道要霸占其他军营的将士,辛苦劳作得来的耕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