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阳是元丹丘的师父,跟李白是忘年交,李白曾多次在诗文中提到他,比如著名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等诗篇,都跟胡紫阳有关。?幻~想/姬/ /免^费?阅/读/
至于司马承桢,是道教上清派宗师,自号白云子,被武则天
夜风呼啸,吹得混元宫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周易站在财神殿前,望着法阵残留的焦痕,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公孙小娘与李白已各自回房歇息,赵伟和大头杨也带着小头杨回了后院,但周易知道,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他缓步走进道观深处,来到那间从未打开过的密室门前。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锁上刻着模糊不清的符文。周易伸手触碰,指尖刚一接触,便感受到一股微弱的灵力波动。他心中一动,低声念道:“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铜锁应声而开,门缓缓推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昏暗潮湿,四壁皆是书架,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旧的木案,案上堆满了泛黄的典籍和卷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封皮上写着“混元封印录”的古书。
周易轻轻翻开书页,只见第一页写着:“混元宫,乃上古封印之所,镇压千年邪祟,维系阴阳平衡。宫主为封印之钥,身负天命,若遇外敌,必以道统之力御之。”
他心头一震,继续翻阅,发现书中详细记载了混元宫的由来、历代宫主的职责,以及封印的具体内容。原来,这座道观并非普通的修道之所,而是镇压着一个名为“玄冥”的古老邪灵。此邪灵千年前曾肆虐人间,后被正道高人合力封印于混元宫地下,而宫主的血脉,便是封印的关键。
周易越看越心惊,原来自己继承这座道观,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他合上书本,抬头望向墙角的一幅古画,画中描绘着一位身穿道袍的男子,手持拂尘,脚踏黑雾,身后隐约可见一道巨大的封印阵法。
“难道这是我的前世?”周易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周易警觉地站起身,手指轻掐法诀,准备应对来者。门被轻轻推开,竟是公孙小娘。
“你还没睡?”她轻声问道。
周易点头:“我在查一些东西。”
公孙小娘走进来,目光落在桌上的书上,神色一凝:“这是混元封印录?”
周易微微一惊:“你也知道这本书?”
公孙小娘点头:“我在师门典籍中见过相关记载。没想到,它真的存在。”
周易沉吟片刻,将书中内容简要讲述了一遍。公孙小娘听完,脸色变得凝重:“如果真是这样,那那个人说的没错,你确实是封印的关键。而那个脖子上有疤的男子,极有可能是玄冥的信徒,甚至是玄冥残魂的化身。*l_a~n!l^a?n,g?u*o`j′i^.?c~o-m+”
周易心中一凛:“你是说,他可能不是人类?”
公孙小娘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玄冥虽被封印,但其残魂或许早已渗透人间,寻找破封之机。而你,就是他唯一的机会。”
周易沉默了片刻,缓缓道:“那我该怎么办?”
公孙小娘正色道:“加强封印,同时提升自身修为。否则,一旦封印松动,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混乱。”
周易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知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周易开始闭关修炼,翻阅道观中的古籍,尝试掌握更强大的道法。公孙小娘和李白也协助他搜集各类法器和符纸,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
小头杨则老实了许多,不再贪图小利,每日都来道观上香祈福,还主动帮忙打扫庭院,搬运物资。赵伟和大头杨也成了周易的得力助手,负责日常事务,让他安心修行。
然而,平静只是表面的。
第七天夜里,混元宫再次出现了异常。
那天夜里,周易正在密室中研究一道古老的封印符文,忽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无数钢针刺入心脏。他踉跄几步,扶住墙壁,冷汗直流。
“怎么回事?”他咬牙坚持,试图稳住心神。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小易,快出来!外面出事了!”
周易强忍疼痛,打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