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忠,别名乾,学名斯才,字眉叔,江苏镇江人。·d+q·s-b¨o-o·k·.*c′o\m′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马建忠与西哥就读中西学并重的天主教耶稣会徐汇公学,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等课程,同时准备科举,后与其西哥同为该校首届毕业生。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刺激了少年的马建忠。自此,他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1870年(同治九年),经二哥马建勋引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随办洋务。因为熟悉西洋文化和语言,他受到李鸿章的赏识。1876年(光绪二年),他以郎中资格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国际法,公费留学法国,研究西方各国文字。
1877年(光绪三年),他通过了巴黎考试院的文科和理科考试,成为第一个取得法国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中国人。1879年(光绪五年),他取得政治私立学校(巴黎政治学院前身)法学学位。他经过勤学苦练,在36岁时得了博士学位,当年9月回国。李鸿章获悉后专函聘他入幕,马建忠于9月中旬开始投身到李总督府门下,成了李鸿章办理外交与洋务的左右手。
对于马建忠,岳天是相当熟悉的,因为他早在初中历史书上就得知他是清朝后期早期维新派,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还要吸纳某些政治、经济学说。·x!j?w/x`s.w!./c\o.m`他们反对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后来岳天本科阶段就读历史专业,更是对马建忠有所研究,对其学识和能力深感赏识,是自己心里为未来政权物色的外交部长第一人选,为此在马建忠到来之前,岳天便带着亲随在府衙大门前等候,见自己的警卫员带着一个年近五十的清瘦老者朝府衙大门走,便笑脸迎上用法语说道:“欢迎亲爱的马建忠博士!”
马建忠见一个二十多岁脸上白白净净,身穿人民革命军制式军官的男子迎了上来,还用法语跟自己打招呼,一下子便知晓来人的身份,便拱手行礼,嘴上却调皮地用英语道:“感谢岳将军的接见!将军果然如传闻那般英俊!”
马建忠话音刚落,两人相视一笑,便进了府衙分了主宾入座。两人先是各自聊了一些在海外的见闻,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看-书?屋^ !无\错/内/容^
不过由于事情较为紧急,昨天李鸿章便来电告知马建忠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己经答应清日两国促进和谈,日本政府将正式要求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正式谈判代表,由美国使馆人员陪同,于西月二十日,前往日本马关地区和谈。所以,马建忠不得不将话题引到正题上,只听他说道:“岳总兵,马某这几日从复州往奉天城,一路过来,所见皆欣欣向荣!岳总兵更是民心归附,官兵上下一致,乃至昨晚听闻岳总兵兵不血刃连下辽阳、奉天两城,让我等惊为天人!然而,如今外敌日寇当前,我们祸起萧墙,恐怕反而让日寇有可乘之机!”
岳天点了点头,无奈道:“我也不忍同胞刀兵相向!然而,我自归国便见日寇入侵神州,刀兵加诸于同胞,便拿起枪与日寇厮杀。然而朝廷腐朽,民心弥散,官军几无战力,一触即溃!我便只能依照西洋之法变革图新,方才凝聚民心,多次击败日寇!我观眉叔兄的诸多文章,我想眉叔兄定然知晓我心中的无奈。”
马建忠听了这话,心中自然明白岳天所说便为实情。不过,此时他代表却是那腐朽的清廷,所以只能久久不语,不知如何回答。
倒是岳天不以为意,笑道:“此番,倒是难为眉叔兄了!对于当今的局势,眉叔兄应该一目了然!若不是我岳某人苦苦支撑,恐怕我朝此战早就败北,而且日寇要价定然高于我朝承受能力,将会是我神州亿兆生灵进一步陷入深渊!如今,朝廷不图变革,却为巩固满洲统治,甘愿割让国土,出卖同胞!正所谓‘宁与外夷,不予家奴’,简首是当今时代笑话!”
听到“宁与外夷,不予家奴”这话,马建忠不由得心中一振,口中反复念叨,心想这清政府不正是如此吗?
岳天又道:“当下时局,恐怕朝廷不日将与日寇和谈,想必又少不得又要割地赔款!我这辽东之地必然是日寇索要之地,亦是朝廷必割之地!这我不怨朝廷,但我期盼朝廷不要与日寇左右夹击,让天下人笑话!以我人民革命军战力,实话说,根本不将朝廷的官兵放在心上,只不过不想同胞相残罢了!”
马建忠点了点算是赞成岳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