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大批知识分子往辽东特区跑,那绝对不是好事,己经动摇了自己的统治根基了。
于是,光绪帝又召集帝党核心,召开御前会议。帝党这帮人觉得有必要加快推进变法的进度,但是眼见俄国要发动远东战争,朝廷应该把精力放在备战上,所以在实际操作上,帝师翁同龢提出,朝廷颁布三条禁令:
第一条,禁止因私前往关外的童生参加后续的科举考试。
第二条,禁止具有秀才及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非地方知县批准,不得前往辽东特区,否则革除功名,永不叙用。
第三条,禁止清廷上下官员及其家人因私前往辽东特区,否则一律革职查办。
三条禁令简单粗暴,但效果立竿见影,关内各地知识分子涌向东北的人数下降了不少。不过,抱有救国之心的人,看了这三条禁令,对此嗤之一笑。此时在天津寄居的中国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闽人严复,见了这三条禁令,原本对清廷抱有最后一丝变法幻想也消失了,当即给在辽东特区海军的福州老乡及同学刘步蟾写了一封信,希望代为引荐。
岳天见到清廷的三条禁令,以及刘步蟾给严复写的推荐信,又喜获得一个优秀人才,不由得对着身旁的蓝惠珍、胡静香还有两个儿子,笑道:“看来清廷气数己尽!如此禁令,更好地帮我们筛选人才。真正爱国爱民的人,岂会在乎清廷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