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军,成网格状铺设在全国各地,监视各族人民。同时,八旗兵也负责监视绿营兵部队,使得各地人民反抗,往往一爆发就遭到镇压。
到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太平军席卷了整个南方,一下子将南方的八旗军和绿营部队砸得粉碎,撕开了清军在南方的军事布局,使得广大南方地区受到了湘军和淮军的掌控。
当时,北方也发生了捻军起义,也覆盖了北方很多省份,摧毁了北方很多地区的八旗部队和绿营。但是,在战后清廷还是在同治年间逐渐恢复在北方的军事统治秩序,加上满蒙长期通婚,不少蒙古族贵族是满清皇室重要支持力量。
随着人民革命军入关,以及其迅速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满清贵族在北方最后赖以支撑的一点军事力量砸得粉碎。
内外蒙古也在随后被人民革命军占领,大批蒙古王公贵族的武装在人民革命军强大战斗力面前土崩瓦解,自身难保,使得清廷皇室丧失了最重要的外援。
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和袁世凯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及推动汉族地方官僚向自己靠拢,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压缩入川的满清贵族的利益,将压出来的利益,让渡给各地汉族地方官僚。
2月19日,清廷到成都不到一个礼拜,己经布置妥当的李鸿章内阁便以清廷财政十分困难,出台了废除清朝八旗旗人由清廷供养的制度,砍了旗人的铁杆庄稼。
与此同时,李鸿章内阁还宣布以后满汉两族选官制度平等,参考各地咨议局的推举意见,考察和任用官员。
消息一出,清廷实控区的汉族官僚,纷纷通电表示拥护李鸿章内阁的决定,甚至有一部分地方当即就执行了停止供应旗人的政策,将省下来的钱,用来招募乡勇,准备应对接下来人民革命军的进攻。
而废除了八旗特权,确实触动了各地旗人的特权,但是此时除了新疆地区之外,旗人和八旗兵只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