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被逐出家门,全家跪求我给口吃的 > 第30章 腊月二十四,村正分粥

第30章 腊月二十四,村正分粥

王长乐和母亲,姑姑,小倩西个人一起处理大青鱼,整整十斤,小倩抱都抱不动,光是鱼鳞就要处理一个刻钟,姑姑感慨声没停过,三十多年第一次见十斤的鱼,要是铁蛋爹见到了,肯定惊讶。¢1\9·9\t/x?t,.·c·o,m^

冻上一半,另一半炖了超大一锅鱼汤,不顾姑姑反对,王长乐加了半两油,晚上一家七口猛猛炫鲜鱼汤,鱼肉管够,香甜大米饭管够,吃到撑,给小勇都吃迷糊了,小倩更是提前许新年愿望,希望以后天天都能吃饱吃好。

这回母亲把院子关紧,可不能让二伯母来蹭吃蹭喝。

农村生活简单朴实,尤其是大冬天,没有劳作时,除了吃就是睡。

母亲怀里抱着两个小的,幸福地睡去,眼角弯弯。

父亲在心里琢磨着,明天就是小年了,给老家送点粮食肉,最好是通过大伯大伯母。

西屋,姑姑和铁蛋娘俩睡不着觉。

“娘,爹明天能回来吗?”

“能,你爹每年都是小年回来,铁蛋,放心吧,你爹给你带好吃的,芝麻酥饼,猪肉铺,油果子。”

腊月二十西,小年。

大上午,简单吃过早饭,全家开始大扫除。

云溪村的规矩是先灶房,次厅堂,后仓库。/x.i~a\o′s?h`u′o\z/h~a+i+.¢c¢o,m^

姑姑家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个前院,两间堂屋,一个后院,一个养家畜的畜舍,没有大厅。

所以一家人先清扫灶房,然后各自打扫东屋西屋,最后一起清扫后院。

“长乐,姑姑送来一个新灶神像,村里陈叔给画的,你把旧的换下来,新的贴上去。”

“好嘞,娘。”王长乐遵命照做,还得是农村有过年氛围,从腊月到正月,每天变着花样儿,不同的习俗,让人新鲜。

小倩很认真,灶台擦的干干净净,一处油渍都不放过,小勇帮姐姐打下手,拧帕子,换水。

母亲和父亲清扫地面,墙上污垢,日子越过越红火,家里可不能太埋汰。

说起污垢,母亲很不好意思,因为姑姑是个极爱干净的女人,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他们住进来以后明显脏乱不少,姑姑却没说过不好。

没说归没说,可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借着大清扫好好拾到拾到,锅碗瓢盆,焕然一新。

东屋房间不大,一张炕,炕上一张柜子,地上一张旧桌子,几个破木凳子,除此之外只剩下些从老家带来的农具,扁担什么的,一部分放在后院,一部分放在炕底下。\咸~鱼-墈?书/ ¨已_发!布·最.薪/蟑¢洁/

就算是这样简陋的家居,也要挪动挪动,图个吉利。

做完这一切,王长乐去后院把柴火堆分类,垒好,大柴一堆,小柴一堆,再给家里各个角落洒上石灰防老鼠,大清扫就算完成了。

姑姑又给东屋搬来好多新陶瓷罐子,母亲推脱不掉,一家人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心里高兴。

小年习俗除了大扫除,还有其他,但是在怀安乡,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去村正家分粥。

腊八粥。

腊八腊八,本应是腊月初八熬粥,但..怀安乡这地方有点邪性,王长乐也是这几天才知道的。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腊月初八自己小家里做腊八粥,腊月十六在大家族中做腊八粥,而腊月二十西,村正伯伯和村正婶婶会熬一大锅腊八粥,全村人都要去村正家分粥,花铜板,图个来年吉祥。

或许其他习俗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可三个腊八,在怀安乡这淳朴的乡下,老百姓们一代一代传承了数百年,经久不衰。

一家人收拾干净,洗了把脸出门,王长乐积极融入新的身份,他是王老三的大儿子王长乐,一言一行都代表父亲母亲,铁蛋和小倩怀里抱着七个碗,好几个豁口。

“长乐哥,好多人啊。”铁蛋张大嘴巴。

往年腊月二十西,铁蛋和姑姑都是最晚才来,在最外面一层靠后位置,今年可不一样,他们家有足足七口人呢,人多力量大,挤在最前排。

王长乐微微颔首,村子里一半人都到村正家院子外面的空地围着呢,中间是一口有年头的大锅。

云溪村村老们围着大锅,每人手里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大米,小米,黍米,糯米,红豆,红枣,去壳栗子,核桃仁八种谷物,一把一把往里蒸煮的大铁锅里加。

虽说村民们花铜板买个来年吉祥,可也不能太赔本白白送出去铜板不是?八种谷物还是得有。

村正和村老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