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府辖下有个富庶的清平县。-k/u`n.l,u^n.o*i*l,s\.¨c·o+m·这县里新来了个知县,名叫钱如命。此人贪得无厌,上任不过数月,便想出各种名目搜刮民脂民膏,什么“修河捐”“治安费”,甚至还巧立“喜庆税”,百姓们被压榨得苦不堪言,却又敢怒不敢言。
在清平县的边缘,有一座古老的灵佑寺。寺中香火曾十分旺盛,可自打钱如命上任后,多次派人到寺中索要“香火燃放费”,还强行征用寺里的田地,使得灵佑寺逐渐破败,僧人们也生活困顿。这其中,就有个疯疯癫癫却心地善良的和尚——济公。
一日,钱如命不知从何处得来消息,说灵佑寺地底藏着一件稀世珍宝——一颗能辟邪驱灾、延年益寿的夜明珠。钱如命顿时心动不已,立刻带着一帮衙役,气势汹汹地来到灵佑寺。
钱如命大摇大摆地走进寺庙,对着主持和僧人们大声喝道:“本官得到可靠消息,你们这寺里藏着一颗夜明珠,速速交出来,否则本官将这寺庙夷为平地!”主持和僧人们面面相觑,他们从未听说过什么夜明珠,纷纷摇头表示不知。/w?o!s!h!u·c*h_e?n~g,.·c!o*m¨
钱如命哪里肯信,他一声令下,衙役们便在寺庙里四处翻找起来。他们砸毁了佛像,掀翻了供桌,把寺庙弄得一片狼藉。济公看着这一切,心中怒火中烧,他决定要好好戏弄一下这个贪官。
济公摇着破蒲扇,慢悠悠地走到钱如命面前,嬉皮笑脸地说:“大人,您别找了,那夜明珠啊,我知道在哪。”钱如命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抓住济公的胳膊,急切地说:“疯和尚,快说!夜明珠在哪?要是你乖乖告诉本官,本官重重有赏。”
济公故作神秘地说:“大人,那夜明珠就藏在寺庙后院的枯井里。不过,这井里有个守护夜明珠的精灵,只有心地善良、不贪财的人才能靠近,否则会被精灵施法惩罚的。”钱如命一心只想着夜明珠,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立刻带着衙役们往后院跑去。
来到古井边,钱如命迫不及待地让衙役们找来绳索,把自己绑好,然后顺着绳索慢慢下到井里。井里阴森森的,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钱如命一边往下爬,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夜明珠,我的夜明珠,你可千万别跑啊。??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当钱如命下到井底,四处寻找夜明珠时,突然,井壁上亮起了一盏盏幽绿色的灯,仿佛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紧接着,一阵阴森的笑声在井里回荡起来:“贪婪的家伙,你竟敢来偷我的夜明珠,今天我就让你尝尝厉害!”
钱如命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他拼命地大喊:“救命啊!快拉我上去!”可上面的衙役们也被这诡异的一幕吓得不知所措,半天才反应过来,开始手忙脚乱地拉绳索。
就在钱如命快要被拉出井口的时候,济公偷偷在绳索上施了个小法术。只听“啪”的一声,绳索突然断裂,钱如命又重重地摔回了井底。这一摔,可把钱如命摔得不轻,他躺在井底,痛苦地呻吟着。
济公站在井口,对着井里的钱如命大声说:“大人,这夜明珠可不是你能拿的。你平日里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如今落得这个下场,也是你自作自受。”钱如命听了济公的话,又羞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过了好一会儿,衙役们才重新找来绳索,把钱如命从井里拉了上来。此时的钱如命,浑身沾满了污泥,狼狈不堪。他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跟头,也不敢再提夜明珠的事,带着衙役们灰溜溜地离开了灵佑寺。
经过这件事,钱如命在清平县的名声更臭了。而济公智惩贪官的事迹却在百姓们中间传开了,大家都对济公敬佩不已。
然而,钱如命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暗中勾结了山上的土匪,打算洗劫灵佑寺,抢走那根本不存在的夜明珠,顺便报复济公。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一群土匪趁着夜色摸到了灵佑寺。他们手持刀剑,闯进寺庙,见门就砍,见财就抢。僧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四处逃窜。
济公却镇定自若,他站在寺庙的大殿前,对着土匪们大声喊道:“你们这些无恶不作的家伙,今天贫僧就让你们知道厉害!”说着,济公拿起破蒲扇,轻轻一扇,一股强大的气流便将土匪们吹得东倒西歪。
土匪们见济公如此厉害,心中有些害怕,但他们又不肯轻易放弃。于是,他们重新集结起来,向济公扑了过来。济公不慌不忙,他从怀里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