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这赵德昌是个无赖,若是不采取些措施,这五千两银子恐怕就要打水漂了。于是,他便写了一封诉状,将赵德昌告到了京城。
朝廷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立刻派钦差大臣前往杭州调查此事。赵德昌得知钦差大臣要来,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自己贪污受贿的事情已经败露,一旦被查实,必将身败名裂,丢掉性命。
就在赵德昌焦急万分之时,济公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赵德昌此时已顾不上济公的疯癫模样,连忙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济公大师,救救我吧!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贪污那五千两银子,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济公看着赵德昌那狼狈不堪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说道:“赵大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不过,看在你曾经对小的一丝好感的份上,小的倒有个办法可以帮你度过此难。”
赵德昌一听,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问道:“大师快说,是什么办法?”
济公凑到赵德昌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赵德昌听了,先是一愣,随后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就按大师说的办!”
原来,济公让赵德昌将贪污剩下的银子全部拿出来,在城门口搭建粥棚,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和穷苦人家。同时,他还让赵德昌亲自在粥棚前向百姓们赔礼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赵德昌虽然心中万分不舍那五千两银子,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职,也只好照办。他在城门口搭建了粥棚,命人熬了大量的热粥,分发给前来领取的百姓。他自己则穿着朴素的衣服,站在粥棚前,对着百姓们鞠躬作揖,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是本官一时糊涂,贪污了修缮官府的银子,如今本官已知错,特将银子拿出来救济大家,还望大家能够原谅本官的过错。”
百姓们见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知府大人竟然如此低声下气地向他们道歉,还拿出银子救济他们,心中都十分惊讶。他们虽然对赵德昌的过往行为十分不满,但此时见他有了悔改之意,也就不再过多计较,纷纷原谅了他。
钦差大臣来到杭州后,经过调查,发现赵德昌虽然贪污了银子,但能够及时悔改,将银子用于救济百姓,也算是有功有过。于是,他便将此事如实上报朝廷,朝廷念在赵德昌初犯且能够悔改的份上,只是对他进行了降职处分,并未将他革职查办。
赵德昌经过这次教训,终于收敛了自己的贪欲,不敢再肆意妄为。而济公呢,依旧穿着他那破旧的袈裟,手持破蒲扇,游走于杭州城的大街小巷,继续用他那独特的方式,为百姓们排忧解难,惩恶扬善,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得越来越广,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