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临安城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商铺林立。-n^i?a′o^s/h^u_w/.¢c_o/m¢在这繁华之中,却发生了一件离奇的盗宝案,搅得全城人心惶惶。
临安城最大的珠宝行“翠玉轩”近日新到了一批稀世珍宝,其中有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在夜晚能发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照亮整个房间,引得无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纷纷前来观赏。店主李掌柜更是小心翼翼,将这批珍宝锁在店铺后堂的密室之中,密室由精钢打造,门上挂着三把厚重的大锁,还有两个身强力壮的伙计日夜看守。
然而,就在珍宝展出的第三天夜里,一声惊呼打破了夜的宁静。看守密室的伙计慌慌张张地跑到前堂,对李掌柜喊道:“掌柜的,不好了!密室被盗了,那颗夜明珠和其他几件珍宝都不见了!”
李掌柜闻言,如遭雷击,差点晕倒在地。他急忙跑到后堂密室查看,只见密室的门完好无损,三把大锁也依旧挂着,可里面的珍宝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李掌柜又气又急,立刻派人去官府报案。
知府大人得知此案后,十分重视,立刻派出了最得力的捕快前去调查。捕快们在密室里仔细搜寻,却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的痕迹,也没有找到撬锁的工具。他们又询问了看守密室的伙计,伙计们都说自己一直守在门口,没有听到任何异常的动静。
这案子实在太过离奇,捕快们毫无头绪,只能先张贴告示,悬赏捉拿盗宝贼。一时间,临安城议论纷纷,众人都对这神秘的盗宝手段感到惊恐和好奇。
济公此时正云游到临安城,他听闻了这起盗宝案,觉得十分有趣,便决定插手管一管。£××搜?e搜_¤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1?-快+/这一日,济公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袈裟,手持破蒲扇,摇摇晃晃地来到了翠玉轩。
李掌柜正为盗宝案愁眉不展,见济公这副模样,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你这和尚,来我这珠宝行所为何事?”
济公笑嘻嘻地说:“李掌柜,贫僧听闻贵店失窃,特来相助,帮你找回那被盗的珍宝。”
李掌柜听了,冷笑一声:“你这疯和尚,莫要在此胡言乱语。连官府的捕快都毫无办法,你又能有什么能耐?”
济公却不恼,依旧笑着说:“掌柜的,莫要小看贫僧。这世上就没有贫僧解不开的谜团,找不到的东西。你且让贫僧在这店里四处看看。”
李掌柜虽然不相信济公,但见他如此执着,心想让他看看也无妨,便点了点头。
济公在翠玉轩里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后堂密室。他仔细观察了密室的门和锁,又蹲下身子,在地上仔细搜寻。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块小小的石子上,这石子与周围的地面格格不入,似乎是被人为放置在这里的。
济公捡起石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对李掌柜说:“掌柜的,这盗宝贼并非用寻常手段作案,而是使用了幻术。”
李掌柜听了,一脸茫然:“幻术?这世上哪有什么幻术,你这和尚莫不是在诓我?”
济公笑着说:“掌柜的,你不信也无妨。\n\i,y/u_e?d`u`.?c′o¨m`贫僧且问你,近日可有陌生人来过店里,或者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发生?”
李掌柜想了想,说:“近日店里客人众多,我也记不太清了。不过,前几天有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来店里看过珍宝,他看那夜明珠的时候,眼神有些异样,我还觉得有些奇怪。”
济公点了点头,说:“此人很可能就是盗宝贼。掌柜的,你可知他住在何处?”
李掌柜摇了摇头:“我并未询问他的住处。”
济公沉思片刻,说:“无妨,贫僧自有办法找到他。掌柜的,你且准备一些艾草、朱砂和锡纸,贫僧要做法寻找珍宝的下落。”
李掌柜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济公的要求准备好了东西。济公在密室前摆了一个香案,将艾草点燃,放在香案上,然后又用朱砂在锡纸上画了一些奇怪的符咒。他口中念念有词,将锡纸点燃,扔向空中。
只见那燃尽的纸灰在空中飘荡了几下,突然朝着一个方向飞去。济公眼睛一亮,说:“找到了,珍宝就在那个方向。掌柜的,你随贫僧一起去。”
李掌柜带着几个伙计,跟着济公沿着锡纸灰飞行的方向走去。他们穿过了几条街道,最后来到了一座豪华的宅院前。
济公指着宅院说:“掌柜的,珍宝就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