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着红盖头,进花轿之前脚是不能沾地,一般人家的新娘子都是由父兄背上花轿,我这个义弟为了避嫌,肯定是不能代劳,这个使命就由全福人秀才娘子—现在的镇长夫人来完成,秀才娘子的身材很单薄,背着红娘子很吃力,幸好距离不远,红娘子顺利上了花轿,锣鼓马上就响了起来,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我们跟着后面送亲,不能走重复的路,还要绕路再走街上走一次,这路线的规划者也是煞费苦心,
红娘子的嫁妆只有十六抬,这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赶制出来的,比不上大户人家的排场,但也是风风光光。街上也是有很多老百姓看热闹,有热闹看老百姓是可以克服严寒的,就听到老百姓议论,“听说这新娘子是族长的义姐,也相当于是公主了,”“是啊,这李公子也是聪明,以后在大同部落还不是想做什么官就做什么官啊,”听了老百姓的这些议论,本来为红娘子和李岩成亲而高兴的心,变得一片哇凉,人们从骨子里对皇帝和贵族的崇拜,要怎么努力才能改变呢?人们看到不公,不是想着如何去改变制度,而是想着自己也成为贵族,把不幸施加到别人头上,这就是人性。
回门这天,没有什么亲友长辈好请,只好还是把安北镇的这些官员请过来作陪,开了男宾一桌,女宾一桌,男宾是理所当然的是李岩这个新郎官坐了首席,女宾这桌就是秀才娘子坐了首席,女兵营的兵头作陪,红娘子和李岩的结婚之喜算是画上圆满的句号,
喜欢明末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