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们现在推行的这套战术,己然是突破性的创新了。”
秦渊转头看向格瑞斯,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与期待:“凭德国雄厚的军工实力,相信不久就能造出这样的武器。到时候,可别忘了我这个朋友啊!”
格瑞斯望着秦渊,眼神复杂,沉默良久,终究未发一言。
这时,一首安静倾听的李铭钰小声地开口:“我有个疑问,演练时没有枪炮声,喊话能听清。可实战中枪炮声震天,听不见指令该怎么办?”
田瑞泽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这简单!用手势比划就行。”
张斯可却摇头否定,神情认真:“手势比划得有统一标准,不然各说各的,极易造成误解和误判。我们需要一套规范的战术手语。”
秦渊赞同地点点头:“斯可所言极是,统一的战术手语是这套战术顺利实施的关键。”
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围绕着先前提出的意见,展开了一场激烈且细致的战术研讨。
秦渊独自坐在营帐里,摩挲着手中写满战术要点的笔记本。
这场持续至深夜的研讨,让他深刻意识到:即便自己携带着后世的军事知识,若脱离当下的人力、物力与战争环境,不过是纸上谈兵。
许炎坤对火力配置的敏锐洞察,鲁道夫基于实战经验的战术推演,乃至张斯可提出的手语规范,都印证着本土将领与外来教官的智慧同样熠熠生辉。
这些扎根于现实土壤的见解,才是将现代理念转化为实战力量的关键纽带。
明天就会到罗泉镇了,不知道那里会是什么样子?
夜风掠过营帐,裹挟着远处的虫鸣。秦渊望向南方,明日即将抵达罗泉镇,他们的军火被劫了,是否会影响他们起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