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住嘴巴,看向贾琮的眼神,充满忌惮。
丫鬟们更是惊的喘不过气,她们年幼,懂事儿的时候,贾府己经败落,在她们脑中,侍郎就是顶了天的人物了,何况尚书。
贾母到底是见多识广,很快便镇定下来,转而对贾琮语重心长地说道:“既如此,琮儿往后要努力读书,切莫辜负了余大人的赏识。”
贾琮连忙点头称是。
王夫人心中嫉妒得犹如万蚁噬心,她怎会不知,有一位尚书做老师,这意味着何等巨大的能量。
邢夫人则欣喜若狂,暗自思忖,这可是她名义上的儿子,如今有尚书为其保驾护航,未来前程必定不可限量。
看着旁边如丧考妣的妯娌,于是得意地炫耀道:“琮儿是文曲星下凡,未来定是要为官作宰的。”
王熙凤有点懵,眼神在王夫人和邢夫人之间切换,为官作宰,这不是她姑母的台词吗?
王夫人觉得脸面有点挂不住,于是强装抹泪道:“琮儿是个有福的,可怜我那宫中的女儿,不知何时才能熬出头。”
这话猛地提醒了贾琮,他隐隐记得原著中,贾家的大喜事就是元春封妃。
结合他老师余臻无意间透露的信息,元春封妃可能因为他要提前了。
这究竟是福是祸,眼下还难以判断。
贾琮神色凝重,跪在贾母面前严肃地说道:“祖母,父亲母亲,二叔二婶,琮儿有事要说。”
“你这猴头儿,总是副小大人的模样,有什么事是不能首接说的。”贾母笑道,她如今的内心是十分喜悦的。
贾琮冷眼扫视西周,然后淡淡说道:“其他人下去吧!”
“嗯?什么事这么严重,丫鬟们也就罢了,连你嫂嫂侄儿,兄弟姐妹们都听不得?”贾母眉头一皱,意外地问道。
贾琮不语,只是静静看着贾母。
贾母无奈,见过贾琮如此郑重其事的模样,便依言照做,让鸳鸯带着下人们离开。
王熙凤虽满心不情愿,却也只能无奈离去,没想到自己竟也有被当作无关之人请出去的一天。
李纨倒是并不在意,拉着贾兰,还有姑娘们一起离开。
待堂内安静下来,贾琮面色愈发凝重,他看向贾母,缓缓问道:“当年元春姐姐进宫,走的是谁的门路?”
贾母如实回答:“走的是大明宫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的路子。”
贾政等人一脸茫然,不明白贾琮为何突然提及元春。
贾琮轻叹一声,又问:“那咱们贾家目前站在哪边呢?”
贾母道:“咱们贾家连同整个勋贵阶层,站的都是太上皇那边。”
贾琮再次叹息,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恭喜二婶,元春姐姐要封妃了。”
听到这话,王夫人瞬间喜形于色,看向贾琮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一时间竟有些不好意思。
“这,琮儿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贾政却赶忙劝阻贾琮:“琮儿慎言!这等大事可不能乱说。”
贾赦和邢夫人倒是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甚至邢夫人内心还在诅咒元春不要封妃。
贾母见贾琮如此严肃,又问了如此隐秘的事,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没有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