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荣庆堂,气喘吁吁地说道:“老太太,老爷,六宫都太监夏太府到了,指名要找琮少爷宣旨。”
贾母听闻,原本闲适的神情瞬间一紧,身子猛地坐首,忍不住惊呼道:“皇上给琮儿宣旨?”
“定是琮儿拜师,入了陛下的眼。”贾政第一反应便是大喜。
要知道,贾府自他父亲贾代善去世后,可是很久没有圣旨降临了,除了前些天元春封妃,也就今日再次降临圣旨。
贾母连忙招呼鸳鸯过来,扶着自己起身,然后说道:“快,琮儿如今不在,咱们先代为接旨。”
众人一听,赶忙整理衣装,随着贾母匆匆往仪门外赶去。
仪门外,夏守忠正手持圣旨,神色傲然地站着。
见贾母等人来齐,目光扫过众人,除了一众大人,只看到宝玉一个孩子,于是上前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可是贾琮公子在此?”
宝玉被他这威严的架势吓得缩了缩头,小声回道:“贾琮是我三哥哥,我是宝玉。”
夏守忠一听,脸色瞬间变得冰冷。
开什么玩笑,他之所以亲自跑来宣旨,还不是为了和贾琮建立缘分,结果你告诉我贾琮不在?
见状,贾母赶忙上前,赔笑道:“内相,我那孙儿今日不在府内,就由老身代为接旨,不知可否?”
“可以!”夏守忠冷冷地回了一声,随后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起来。
“荣国府累世忠良,勋劳卓著,乃朝廷之柱石,社稷之干城。
今有荣国府贾琮,性行纯良,资禀聪慧,今既考中秀才,朕甚嘉之。
特命贾琮入国子监,潜心向学,精研经史,砥砺品行,以期将来为国效力,光大门楣。
同时,赐上等文房西宝一套,望其勤勉努力,遵循师训,毋负朕之厚望与家族之荣光。钦此!”
宣读结束,夏守忠将圣旨递给贾母,贾政见状,连忙上前,给夏守忠塞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夏守忠伸手接过,掂量掂量,脸上闪过一丝满意,头也不回,得意洋洋地走了。
待夏守忠走远,贾母缓缓起身,看着手中的圣旨,又悲又喜。
悲的是世态炎凉,想她堂堂超品国公夫人,如今就连一个太监都不把她放在眼中。
贾代善在时,别说他夏守忠,就连宫内老太妃,都要让她三分。
喜的是贾家时隔多年,终于出了一个能挑起大梁的人。
贾政凑过来,满脸兴奋:“母亲,皇上下旨命琮儿入国子监读书,看来陛下对琮儿也是寄予厚望啊。”
贾母微微点头,可眼中仍隐隐透着一丝忧虑:“琮儿本就名声鹊起,今又得此圣眷,有些人会不会暗中图谋不轨。”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思,要说景平七年最风头无两的,当属荣国府。
这一年,元春封妃,贾琮得小三元,并拜师余臻,贾政升迁,整个荣国府己然有枯木逢春的迹象。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贾家政敌的谋算,比如此刻,忠顺王府就在和王家等世家暗中密谋,如何打击贾家。
王家针对贾家,那是阵营的对立,忠顺王府针对贾家,那是单纯的与贾家为敌。
只是可惜,整个贾家,只有贾母和贾琮意识到了这点。
贾政,贾赦等人还正沉浸在贾府的荣光当中呢。
邢夫人和王夫人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这两人三句不离,娘娘如何如何,琮儿琮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