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指着地图上的高家坞:“派几个机灵点的人,去高家坞附近打探消息。”
“记住,只要打探虚实,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防御情况,以及坞内日常作息规律,切不可打草惊蛇。”
钱浩神色一凛:“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他挑选了几个平日里不起眼,但腿脚麻利、心思活络的老兵,仔细叮嘱一番后,让他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庄子。
……
七日时间,转瞬即逝。
这七天里,钱塘江畔的这个庄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
每日天不亮,凄厉的哨声便会划破寂静的夜空。
西百名钱塘保卫军士卒,在钱浩和几名老兵的严苛督促下,进行着高强度的操练。
队列、刺杀、格斗、负重越野……
每一项操练,都足以让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和混日子的流民脱层皮。
起初,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但周文的军法不是摆设,任何懈怠和违抗,都会招来毫不留情的鞭挞。
加上每日三餐管饱,顿顿有肉,受伤了有最好的伤药,晚上有温暖的被褥。
胡萝卜加大棒之下,这群“菜狗”渐渐有了些军人的样子。
至少,他们站队更加整齐了,行动更加迅速了,眼神中也少了几分迷茫,多了几分悍勇。
而庄子里的其他老弱妇孺,也因为充足的衣食,气色好了许多。
孩童们穿着厚实的棉衣在雪地里追逐打闹,老人们则聚在一起,晒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七天,高家坞方向没有任何动静。
那些被歼灭的土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再没有不开眼的蟊贼敢来滋扰。
周文每日除了关注新军的操练进度,便是研究地图,完善攻打高家坞的计划。
他知道,高家坞不好打。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要打!
这日下午,周文正在喝茶!
忽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公子!探子回来了!”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
周文眼神一凝,将茶杯缓缓放下。
“让他们进来!”
门帘掀开,两名风尘仆仆、面带倦容的汉子走了进来。
他们正是七日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
两人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启禀公子,高家坞的虚实,己基本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