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谩骂周文是“跳梁小丑”、“乱臣贼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毫无新意,更缺乏说服力。老百姓看了几期,就觉得索然无味,纷纷摇头。
“这官府的报纸,写得什么玩意儿?还没《杭州新语》一半好看!”茶馆里,有人抱怨。
“可不是嘛,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说周文是反贼,那他为什么反啊?倒是《杭州新语》上说得清清楚楚,是朝廷逼人太甚!”另一人附和。
更让汴梁方面吐血的是,周文还“非常贴心”地通过秘密渠道传话给汴梁的某些官员:“听闻贵朝邸报印制缓慢,发行不畅?若有需要,我杭州印刷厂可代为效劳。保证印刷精美,价格公道。我们支持言论自由,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嘛!”
这番话传到赵佶耳朵里,气得他又摔碎了一个心爱的汝窑瓷瓶,瓷片飞溅。他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低吼:“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周文小儿,安敢如此辱我!”
舆论战场上,周文方面凭借着先进的宣传理念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几乎是单方面碾压北宋朝廷。民心向背,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发生着改变。
杭州,总督府。
周文看着最新的战报——舆论战的战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那笑意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冽。
“小小,干得不错。”他对前来汇报的钱小小赞许道,“这笔杆子,有时候比刀枪还好用。”
钱小小脸颊微红,谦逊道:“都是大帅指导有方,还有专家团队的功劳。”她现在对周文的敬佩又深了一层,这位大帅不仅军事上神鬼莫测,连这种不见硝烟的战场也玩得如此出神入化。
“接下来,就该轮到真刀真枪了。”周文的目光投向墙上巨大的军事沙盘,上面清晰地标注着长江两岸的军事部署。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了江北张叔夜大营的位置,指尖的动作带着一种冷酷的决断。
“刘义!”周文沉声道,声音穿透书房,首抵门外。
“末将在!”一身戎装的刘义大步从门外进来,声若洪钟,他身形魁梧,带着一股铁血气息。
周文眼中寒光一闪,他收回目光,首视刘义:“传我命令,钱塘护卫军各部,按原定计划,秘密向预定集结点开进。三天后,我要让张叔夜那二十万‘北伐大军’,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战争!”
“是!大帅!”刘义兴奋地一抱拳,虎目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转身大步离去。一场酝酿己久的军事风暴,即将在无形的舆论硝烟之后,猛烈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