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我在大宋有座海上超级工厂 > 第162章 什么?亩产二十石?

第162章 什么?亩产二十石?

状的仪器。

那些仪器,有的闪着光,有的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们用细长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粒粒种子,放在一种会发光的盘子上观察。

整个过程,安静,肃穆,像是在举行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

困惑,不解,新奇。

种种情绪在众人心中交织。

他们无法理解,种地,为何要弄得如此玄虚。

林安将他们带到一个房间前。

他从一名白袍人手中,接过一个透明的琉璃盘,盘中,盛着一捧金黄色的稻种。

那稻种,粒粒饱满得仿佛要炸开,在灯光下,泛着一层诱人的光泽。

“诸位。”

林安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自豪。

“此物,名为‘粒两优8022’。”

“是我新宋农科院的专家团队筛选出来的优质稻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它抗病,抗倒伏,抗虫害,对水肥的要求也经过了精确计算。”

“我们己经教会了第一批农工如何使用机器,如何进行科学种植。”

“等到明年西五月,这些种子,就会被播撒到你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棋盘般的良田之中。”

“到了秋收十月,便可见分晓。”

一名性急的户部官员,忍不住开口问道。

“林大人,敢问此物……亩产几何?”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他们看着林安,屏住了呼吸。

林安笑了笑,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报出了一个数字。

“按照专家团队的测算,在水肥、光照等条件全部达标的情况下,稳定亩产,可达一千二百公斤以上。”

一千二百公斤?

公斤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茫然。

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林安像是才想起来什么,恍然大悟般地拍了拍额头。

“哦,瞧我这记性,忘了诸位不懂这些新的度量衡。”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更通俗的方式,重新解释了一遍。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换算成旧制的话……”

“大致就是,亩产将近二十石!”

……

亩产二十石??

轰!!!

这五个字,像一道九天神雷,毫无征兆地在所有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那名提问的户部官员,呆立当场,眼睛瞪得圆溜溜!

一旁陈夫子那张本己惨白的脸,此刻更是没有一丝血色,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嘎嘎的声响,像一条被扔上岸的鱼。

李纲的身体,剧烈地晃动了一下。

他踉跄一步,伸出手,死死抓住身边冰冷的金属栏杆,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才勉强没有倒下。

他的耳边,什么都听不见了。

只有史书中那一行行用鲜血写成的文字,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

“大旱,人相食。”

“岁饥,盗贼蜂起。”

“流民百万,陷XX,克XX……”

从秦末的陈胜吴广,到汉末的黄巾,再到唐末的黄巢……

无数王朝的更迭,无数英雄的悲歌,无数百姓的血泪,其根源,都指向了同一个字。

饿。

他看着窗外那片被钢铁和秩序统治的土地,又看了看林安手中那捧金黄的稻种。

他张了张嘴,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的一生,他所捍卫的一切,在这一刻,都失去了意义。

“若真如此……”

李纲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

“若真如此……”

那百姓,还会信奉孔孟的圣言吗?

那他们这群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士大夫……

还有何用?

就在李纲心神即将崩溃之际,林安的声音再次响起,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宣判。

“当然,无论是立体农场,还是其他仪器,都需要一样东西来驱动。”

他转过身,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指向了基地的最深处。

在那里,一片银色的,如同海洋般的物事,正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走吧,让你们见识一下,驱动这一切的‘神力’,究竟源自何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