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过度运动烧成灰烬,要么被极度静止冻成冰块,最后不是在奖牌堆里猝死,就是在沙发缝里腐烂。” 他突然把动静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运动手环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节律循环法’,老祖宗早就懂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该运动时挥洒汗水,该休息时安然入梦,别总被极端观念绑架。”
这时,个穿运动服的 “体能教练” 举着《极限突破论》冲过来,书上 “没有最拼只有更拼” 被烫金加粗,他对着学员喊 “今天不练到尿血不准走”,自己却在体检时查出肝损伤,偷偷把化验单藏进杠铃片里;话音刚落,个裹着棉被的 “养生大师” 抱着《静止永生经》挤进来,说 “树长太快易折,人动太多易亡”,连吃饭都要躺着喂,结果肠粘连住院,还对护士说 “别碰我,我在修炼龟息功”。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兵器架上搬来石锁和蒲团,在地上摆出个太极图:“教练你这叫‘以动作死’,就像给轮胎拼命打气,明知会爆还说‘胎压越高跑得越快’;大师你这叫‘以静求亡’,把冬眠当永生,就像把青蛙冻进冰箱,以为能活成标本,其实早就没了心跳。” 他用太极尺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24 小时无休健身指南》,封面上用镭射字写着 “睡眠是浪费生命”,里面夹着某健身博主的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今天心脏有点疼,明天再加组卧推”,字迹歪歪扭扭像条挣扎的蚯蚓。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极端动静观’,把透支当精进,把腐朽当高深,最后不是在跑步机上断气,就是在睡梦里窒息。”
正说着,张弛绞缠带突然甩出道红金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动静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姑娘为参加健美比赛,切除部分肋骨练小蛮腰,获奖时穿着露脐装却疼得直不起身;隔壁退休教师每天清晨打太极,午后侍弄花草,八十岁还能给孙子当马骑,医生说 “这身体比年轻人还硬朗”。
“该亮真本事了。” 调和师突然扯开工服扣子,露出里面印着 “文武之道” 的汗衫,从怀里掏出个青铜编钟和一本《黄帝内经》,“华佗创五禽戏仿生灵之动,嵇康作《养生论》明静修之要 —— 看见没?这才叫动静相宜,不是靠自残显勇猛,也不是靠装死扮高深。”
他把青铜编钟往空中一抛,钟体化作无数个小哑铃与蒲团,在空中连成道张弛有道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飞轮和石墩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交替上岗的哨兵,动时提供活力,静时积蓄能量,乖乖地围着动静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 调和师把动静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跑步时听听心跳的节奏,打坐时感受呼吸的韵律。就像老钟表匠修钟,摆锤(运动)太快会散架,太慢会停摆,快慢得跟着钟摆的固有频率来,从没听说过把齿轮焊死还能走时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公司强制员工午休时做平板支撑,说 “休息也要练核心”,结果会计算错账赔了十万,老板还说 “肯定是偷懒没练到位”;旁边书画院的老先生们,上午挥毫泼墨练臂力,下午品茗对弈养心神,七十岁办书法展时,提笔的手稳得像装了轴承,年轻人都叹服 “这才是真功夫”。
“那是‘取舍’遗址的方向。” 老拳师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啥都想要结果啥也没得到,要么啥都不想要最后连饭都吃不上,比搞不清动静的还拧巴。”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动静调和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死练’和‘僵躺’当能耐的,翻第四章第二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动与静如同呼吸,吸进(动)是生机,呼出(静)是沉淀,一呼一吸方能延续生命。” 正想问问啥意思,调和师已经背着太极尺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活力广场里 —— 此刻某公园的晨雾中,打太极的老人与跳广场舞的大妈隔着条小径各自尽兴,录音机里的《云水禅心》和《最炫民族风》奇异地交融,晨光穿过枝叶洒在地面,把动的影子和静的光斑织成张和谐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