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钱包,要么被过度节俭亏了健康,最后不是在还款日崩溃,就是在发霉的食物里生病。” 他突然把俭奢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奢侈品包装袋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收支适配法’,老祖宗早就懂 —— 该省的一文不浪费,该花的千金不吝啬,丰年要备歉年粮,手头宽余也别乱铺张,别总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这时,个拎着爱马仕包的 “精致导师” 举着《奢侈即正义》冲过来,书上 “花钱才能赚更多” 被荧光笔涂成块粉斑,她唾沫横飞地说 “我用香奈儿的护手霜开方向盘,这叫投资自己”,转头就去便利店偷关东煮,被抓时说 “这是体验生活”;话音刚落,个背着蛇皮袋的老头抱着《省钱圣经》挤进来,说 “自来水要接雨水兑着用”,家里的灯泡只留十五瓦,孙子写作业眼睛近视,他还说 “戴眼镜显得有文化”。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柜台里拿出铜钱串和金元宝,在地上摆出个八卦图:“导师你这叫‘奢而不华’,就像穿龙袍却配草鞋,看着花哨实则滑稽;大爷你这叫‘俭而不廉’,把抠门当节俭,就像带着发霉的干粮赶路,说‘能填饱肚子就行’,图啥呢?” 他用算盘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伪精致指南》,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 “月薪三千活出三万质感”,里面夹着某女孩的消费清单:“假睫毛:50 元(月抛),租奢侈品包:500 元 \/ 周,p 图软件会员:30 元……” 算下来每月 “精致成本” 比工资还高,最后一页写着 “今天又饿了一天”。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俭奢错位症’,把虚荣当体面,把抠门当美德,最后不是在借贷里窒息,就是在吝啬中孤苦。”
正说着,用度绞缠带突然甩出道金黑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俭奢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主播为买百万跑车直播吃活虫,说 “这叫为梦想拼搏”,结果食物中毒,粉丝还在评论区刷 “哥哥好拼”;隔壁社区食堂,每天供应一元爱心餐,说 “老人孩子要吃饱”,但采购的米油都是正规品牌,负责人说 “省钱不能省良心”,现在爱心企业主动捐食材,说 “这才是真公益”。
“该亮真本事了。” 调和师突然扯开蓝布短褂扣子,露出里面印着 “俭奢有度” 的汗衫,从怀里掏出个青瓷存钱罐和一本《颜氏家训》,“司马光教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却也为修史买遍天下典籍(奢)—— 看见没?这才叫俭奢相衡,不是靠打肿脸充胖子显阔,也不是靠啃树皮装清廉。”
他把青瓷存钱罐往空中一抛,罐口化作无数个小钱包,在空中连成道用度平衡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布袋和金箱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管家与账房,俭时积累底气,奢时花得舒心,乖乖地围着俭奢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 调和师把俭奢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花钱时想想‘这月工资够不够’,省钱时莫忘‘健康和体面不能丢’。就像老农民种庄稼,该施肥时不能省(奢),该浇水时别浪费(俭),从没听说过只浇水不施肥能丰收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公司老板给自己买三百万的游艇,却拖欠员工工资,说 “你们要理解老板的难处”;旁边早餐摊夫妻,每天给环卫工人送免费豆浆,说 “他们比我们辛苦”,但坚持用土鸡蛋做煎饼,说 “贵点但好吃”,现在城管都帮他们维持排队秩序,说 “这两口子实在”。
“那是‘智识’遗址的方向。” 老掌柜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文凭当废纸,说‘读书没用不如直播’,要么把书本当圣旨,说‘书上的都对’,比拎不清俭奢的还拧巴。”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俭奢调和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瞎花钱’和‘抠门到死’当能耐的,翻第四章第一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俭与奢如同水与舟,俭为水载舟行远,奢为帆助航加速,水满帆正方能破浪千里。” 正想问问啥意思,调和师已经背着钱袋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消费市场里 —— 此刻某超市的临期食品区,年轻人正在挑选折扣商品,旁边货架上的正价商品明码标价,收银员笑着说 “按需购买最划算”,阳光透过玻璃窗,把 “理性消费” 的标语照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