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继续留在草原,但需派遣大秦官员进行管理,同时让他们向大秦纳税进贡,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的稳定,又能为大秦带来财富。”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嬴稷皱着眉头,看向赵姬:“赵姬,你长期在草原作战,对胡人部落和草原情况最为了解,你说说看,该如何是好?”
赵姬行礼道:“大王,臣妾以为,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对于那些真心归顺大秦的部落,可以让他们继续留在草原,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派遣大秦官员协助管理,传授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让他们逐渐融入大秦。而对于那些仍有反抗之心的部落,则可将其迁移至内地,分散安置,加以监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嬴稷点点头,觉得赵姬的提议颇为中肯。这时,楼烦王斡赤斤站出来说道:“大王,赵姬夫人所言极是。草原部落众多,各有不同。我楼烦愿意协助大秦管理草原,凭借我们对草原的熟悉,定能让草原安定下来。”
嬴稷大喜:“好!有楼烦王相助,本王就放心了。那关于草原的赋税和进贡,该如何制定呢?”
另一位大臣说道:“大王,草原以游牧为主,物产与内地不同。臣建议,可让胡人部落以牛羊、皮毛等物作为赋税和进贡,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大秦的需求。”
嬴稷思索片刻,道:“此议可行。另外,为了加强对草原的控制,本王决定在草原要地修建城池和堡垒,驻扎军队。蒙骜将军,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蒙骜抱拳领命:“臣遵旨!”
朝会间隙,赵姬见缝插针走到嬴稷身侧,低声道:“大王,此次征战还带回一位奇人。草原老萨满能提前观测云气星象,几次关键战役皆因他的预警扭转局势。”
嬴稷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灼灼:“竟有这等人物?快宣他进殿!”
片刻后,老萨满拄着刻满符文的木杖缓步而入,沟壑纵横的脸上带着草原特有的沧桑。嬴稷打量着他手中的龟甲和艾草,饶有兴趣地问:“听闻你能预知风雨星象?”
老萨满缓缓行礼,沙哑的声音仿佛从远古传来:“草民自幼研习天象,草原的云气、星辰皆有其规律。西方泛起青灰色云翳,便是沙暴将至;北斗星被赤色云气缠绕,三日内必有暴雨。此次助秦军避开多次天灾,不过是顺应天道。”
嬴稷抚掌大笑:“赵姬,你这是捡到宝了!先生尊姓大名?”
“草民唤作察哈尔。”老萨满低头回应。
“好!从今日起,察哈尔先生便留在咸阳,专为大秦观测天象!”嬴稷兴奋地拍案,“有了先生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朝会继续进行,众人又商议了草原贸易、文化交流等事宜。最终,一套较为完善的草原管理方案确定下来。
喜欢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