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比六国加起来还精巧。”
嬴政忽然想起刚才朝会上,冯劫从抵触到急切的转变,又想起公输般和墨离为了蒸汽机急得团团转的模样,心里豁然开朗:“阿母是想,用绩效考核让官吏们不敢懈怠,用这两本册子让他们知道该往何处用力?”
“总算不笨。”赵姬回头,笑着揉了揉嬴政的头发,“光有鞭子不行,还得有糖;光让他们知道要做事,还得教他们怎么把事做好。你看田正坤,他不是不想种出好庄稼,是不知道玉米该怎么施肥;公输般也不是手艺差,是没见过更好的法子。这两本书,就是给他们的‘糖’和‘法子’。”
正说着,绿萝端着点心进来,见案上多了两本书,好奇地瞥了一眼:“太后,这是新送来的书吗?看着倒比博士宫的那些好懂,画的图真清楚。”
赵姬笑道:“可不是嘛,以后让田大人他们照着图学,保管比死记硬背经书有用。”她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嬴政,“你刚才问蒸汽机能不能让车船自行运转,等他们学会了《天工开物》里的法子,别说车船,以后咱们修驰道都能用蒸汽机车拉石头,比民夫快十倍。”
嬴政咬了口桂花糕,甜香在舌尖散开,心里却比这糕点更暖。他忽然想起小时候,阿母在赵国为了给他找一块像样的布料,冒着风雪去集市;回到秦国后,又总在灯下看那些关于农桑的竹简。原来阿母心里,早就装着这天下的百姓,装着大秦的未来。
“阿母,”嬴政放下糕点,认真地看着赵姬,“这两本书,我想亲自送去给田正坤和公输般。”
“哦?你不去处理朝务了?”赵姬挑眉。
“朝务再急,也急不过让百姓有饭吃、让工匠有手艺。”嬴政拿起两本书,目光坚定,“我要亲自告诉他们,这不是普通的册子,是大秦的希望。”
赵姬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那个在赵国躲在她身后的小男孩,真的长成能撑起天下的君主了。她对绿萝道:“去备车,我陪陛下一起去。正好看看,田正坤见了占城稻的图样,会不会惊掉下巴。”
绿萝笑着应了,转身去备车。猫小统从榻上跳下来,蹭到赵姬脚边:“宿主,你这步棋走得妙啊。嬴政亲自送书,比你说十句都管用。”
“他是大秦的王,这些事本就该他亲自上心。”赵姬弯腰抱起猫小统,“再说了,让他亲眼看看那些农官、工匠拿到书时的样子,比在朝堂上听奏报更实在。”
马车很快备好,嬴政抱着两本书坐在赵姬身边,一路都在翻看,时不时停下来问几句:“阿母,这‘堆肥法’真的能让土地变肥?”“这‘水转大纺车’,真的只用流水就能织布?”
赵姬一一解答,看着嬴政眼里的光,忽然觉得那三万积分花得太值了。积分没了可以再赚,可大秦的车轮一旦转起来,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到了上林苑,田正坤正带着农官们给玉米浇水,见嬴政和赵姬来了,赶紧放下水壶迎上来:“陛下,太后,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嬴政没说话,直接把《齐名要术》递过去:“田正坤,你看看这个。”
田正坤疑惑地接过书,翻开几页,忽然“哎哟”一声,手里的水壶“哐当”掉在地上,里面的水洒了一地。他指着书上的占城稻图样,嘴唇哆嗦着:“这……这稻子一年能收三次?老臣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样的神物!”
“不是神物,是法子。”赵姬笑道,“册子上写得清楚,怎么育种,怎么插秧,你照着学就是。明年开春,先在上林苑试种,成了就推广到各郡。”
田正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捧着书给嬴政和赵姬磕了个响头:“陛下!太后!有了这册子,老臣保证,三年之内,让大秦的粮仓装不下!”
嬴政扶起他:“不止粮仓,还要让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这册子,你要好好学,还要教给各县的农官。学不好,绩效考核可不饶你。”
田正坤连连点头,抱着书就往农舍跑,一边跑一边喊:“都别浇水了!快来看书!咱们以后有法子种出更多粮食了!”
农官们围上去,很快传来一片惊叹声。嬴政和赵姬相视一笑,又往将作监去。
刚到将作监门口,就听见公输般在里面喊:“再加把火!这次的铜锡比例按太后说的来,肯定成!”
墨离的声音也跟着响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