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31章 天下无人能与你抗衡

第131章 天下无人能与你抗衡

扶苏目光坚定,毅然答道。

“对了,近日父王未召见诸公子,宫中可有其他异常?”

淳于越忽然问道。

“父王对赵迟一家颇为照顾,赵氏子女常伴左右,父王还亲自料理他们的生活。”

扶苏低声说道,眉宇间满是困惑。

在他心中,父王一贯铁面无私,不重亲情,可对赵迟的孩子竟比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更体贴,令他百思不解。

不仅是他,咸阳城中的贵族也对此议论纷纷。

众人猜测,这可能是父王借助赵迟笼络人心之举。

“此事实在奇怪。”

有人疑惑道,“秦帝国有众多功臣,为何独对赵迟一家格外优待?”

“难道赵迟是父王的私生子?”

淳于越灵光一闪,大胆假设。

“先生此言差矣。

先王即位后深居后宫,嫪毐之乱与吕不韦之事发生时,哪有机会外出生育?再说先王向来不近女色,就连我的生母,在诞下我之后,也只是匆匆一面。”

“在我的记忆中,先王一向冷峻无情,若非血缘相系,或许根本不会顾及于我。”

“大王性情疏冷,然此乃王者特质,掌权者必孤高。”

淳于越笑答。

他随即否定了赵迟为私生子的传言。

时间久远,真相难辨,且大王志存高远,非儿女情长之人。

“宫中似有隐情。”

扶苏低声说,此话来自生母密信。

燕国刺客事发后,赵迟被召至章台宫,竟开始代批奏章。

此举本应专属嫡长子,却让外臣得享,显见先王对赵迟偏爱,令扶苏不悦。

“先王竟授外臣批奏之权?”

扶苏不解。

淳于越闻言,目光惊疑,“宫中多有此论。”

“先王待赵迟之宠,连我等亲儿亦不及,朝臣亦然。”

“此违礼制。”

淳于越面容阴沉,语气愤懑。

按规矩,批奏章者唯君主或监国太子,祖龙却予外臣此权,实悖传统。

“确违礼制。”

扶苏附和。

“公子,此事不可轻忽。

大王厚遇赵迟,不仅因其战功,更因其护驾之功。

未来对赵迟倚重无双,恐非兵权所能限。”

“由君王或太子批奏无咎,纵嫡长子亦无争议。

然外臣代劳,公子将来若为太子,恐损身份正统,失臣敬。

此乃大王背祖制,不可默许。”

听闻先生之言,扶苏点头认同。

若他批奏,合礼法;若外臣代劳,则不合规。

“先生有何计策?莫非要我廷谏父王?恐适得其反。”

“非也。”

淳于越摇头,“此事无需公子出手,御史弹劾即可。”

淳于越冷笑一声,“公子以为,诸公子真会坐视赵迟受宠至此,获准监国?”

扶苏疑惑,“先生之意,他们亦会弹劾赵迟,谏阻父王?”

---

胡亥与众公子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不容放弃。

淳于越语气坚决:“须警示赵迟,也让大王知晓恪守礼法的重要。

君王也应受礼法约束。”

扶苏疑惑:“我与赵迟无深怨,此刻是否参奏他?是否太过?”

淳于越答:“赵迟身为武安君却未拒不当之责,此乃对礼法的轻蔑。

惩处他也是对其无礼行为的回应。”

“即便公子非储君,身为长子,身为臣子竟如此放肆,不可容忍。”

淳于越正色警告:“王者不可心慈,更不可妇人之仁。”

扶苏点头认同。

胡亥府邸内,传来消息:“公子,已告知扶苏。”

胡亥冷笑:“淳于越定焦虑不安。

他坚持儒家之道,此次大王命赵迟审阅奏折之举完全违背其礼法观念,定会有所动作。

他会让属下御史弹劾赵迟,甚至可能弹劾大王。”

“我们只需顺势而为。”

赵高满意地看着胡亥,胡亥亦冷笑:“扶苏那固执之人必觉父王此举会让诸公子不满,但这与我们何干?他总以为太子之位稳固如山,常以礼法束缚我们。

此计已设,看他如何自陷。”

武安君赵迟,秦帝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