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天禧暁税旺 吾错内容”
追忆往昔,他们也是通过臣子夺位,从姜太公的后裔手中夺得王权。
看着神情落寞的田建,赵迟暗自发笑。
田氏篡齐在史册中亦有记载。
这场篡位非一日之功,而是历经数代努力,终成大业,窃据齐国大权。
他们让齐人只认田氏,不再承认姜姓王室。
“都起来吧。”
赵迟回过神来,对田建及齐国文武官员说道。
“多谢武安君。”
众人惶恐回应。
“武安君,投降之后,我还能留在临淄吗?”
田建忐忑问道。
“齐王莫要取笑。”
赵迟轻笑一声,“若你还留在临淄,秦又怎能掌控全齐?”
这些齐人表面上虽未表露抗拒,私下里却各有想法。
有人仍不甘心,让田建滞留齐地岂非增加秦帝国负担?
听到赵迟的话,田建显得有些沮丧。
“齐王不必忧虑。”
赵迟说道,“归顺秦帝国不仅免去了战火之苦,更是莫大的功劳,大王绝不会亏待于你。
!我已奏请大王,定会赐你封地,让你安享富足生活,无人敢对你有所冒犯。”
赵迟笑着补充:“这与咸阳囚禁的诸侯截然不同。”
“如此甚好。”
田建松了口气,“多谢武安君。”
田建明白,那些被秦帝国扣押的诸侯皆困于咸阳,严密监视,稍有异动便性命堪忧。
他们的行动完全受制于秦,毫无自由可言。
相较之下,赵迟承诺他将获封地度过余生,这令田建稍感安慰。
毕竟与那些落败的诸侯相比,他已经算是幸运。
面对强秦,田建本无力抵抗,能保全全族已是最好结局。
“无需多礼。”
赵迟笑着回应,“这是你应得的。”
田建交出了齐国的户籍簿、兵册、地图等重要文件,赵迟点头接受,并以真气点向田建要害,动作迅捷隐秘。
众官退让,田建领路前行。
途中,赵迟悄然出手,一指封穴,随即恢复如常。
田建只觉一阵不适,旋即好转,浑然未觉赵迟的真气正侵入其身。
此计精妙,待田建到封地病逝或途中亡故,都不会有人怀疑赵迟。
此时齐国初降,若贸然杀戮齐王,恐影响其他降臣之心。
赵迟将此事秘密操作,待田建寿终封地,亦不会有人追究。
齐国既降,赵迟快速掌控全局,中原得以统一。
半月后,咸阳朝廷。
王绾奏请召回赵迟,以防军费耗尽。
群臣附和,赵迟应允。
齐国降服,天下归一。
关中粮草已调拨到位,蜀地粮草亦已准备妥当,后续补给中断。
若再征税,恐逼民反叛,恳请大王裁定。
刚平楚国,士气虽盛,但多年征战近八载,若非国力雄厚,何以支撑百万大军?
“请大王速召武安君回朝,秦帝国不可再拖延!”
多位大臣谏言,尽显无奈。
粮草与国库始终是文武间的焦点。
祖龙阅罢奏疏,眉头深锁,却无破解之策。
秦帝国每战必胜,决定之事从不回头。
灭楚耗资巨大,吞并楚国更代价高昂。
赵迟攻齐虽显急躁,但祖龙既信他,便不再多言。
“够了。”
祖龙环顾群臣,冷声喝止,众议立止。
"寡人既已赐武安君三月期限,便是三月,多一日不可,少一日不成。”
眼下距寡人所定之期尚余十余日,诸位毋须过虑。
王绾等欲再进言,然触见祖龙锐利目光,遂默然不语。
"诸卿。”
"或许以为赵迟灭楚后急攻齐国,似显冒进,实则非穷兵黩武。
每回他皆为秦建功,何故欲冒险伐齐?"
终究,其志唯助秦速取齐国,达成一统。
"赵迟所为皆为秦帝国,亦是其个人心愿。”
"这三月时光,乃寡人专为其争取。”
"寡人信他。”
祖龙徐徐起立,语调沉稳,饱含对赵迟的坚定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