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74章 深知其残酷

第174章 深知其残酷

他的最后筹码便是自己的性命。

只要饶他不死,他便永不止步。

即便劝说不成,他冒死进谏的美名将传遍四方,儒家的影响力也将因此扩大。

“确是如此。”

“无论对大秦还是天下,唯有遵循祖制、施行分封,才能使天下安定。.微-趣`小′税?徃. \首_发¨”

淳于越抬头,目光坚毅,面对咸阳民众的注视,他正气凛然。”很好。”

嬴迟冷笑一声:“那么,本君问你,可知商朝与周朝的结局?”

淳于越神色微变,急切答道:“今日只论大秦该不该施行分封,商周之事有何关联?”

“你说要遵循祖制,可商周不正是祖制的延续?”

嬴迟冷言道。

“商周因暴君执政,诸侯反叛,国破家亡。”

淳于越咬牙反驳。

此话一出,嬴迟笑出声来:“很好,说得不错。”

“商周因暴君而亡,暴君令诸侯反叛,国家崩溃。”

“若本君换个说法,商周 **,是否说明诸侯权力过大,意欲反叛弑君?”

嬴迟冷眼说道。

淳于越脸色骤变,周围百姓开始低声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淳于越。”

“本君告诉你,自古以来,王权至高无上,君命如山,臣当死则死的道理你难道不明白?”

“你们儒家不是以忠孝礼义为根本吗?”

“可从你的话里,本君听不出对大秦的敬意,对大王的忠诚,这便是你推崇的礼法?”

“在朝廷议事之地,你不遵秦律,聚众堵宫门,这便是不忠。”

“这就是儒家的忠孝礼义?”

“再者,你明知商周因分封而亡,明知其弊端,却违抗王命,召集儒生冒犯宫禁,你是要毁掉大秦,还是意欲谋反?”

嬴迟厉声质问。

“不……不对,你这样做是……”

淳于越脸色惨白,想争辩,却心乱如麻,无言以对。

“这……”

扶苏听完,见淳于越的模样,瞪大了眼睛,满是震惊。

此刻,他觉得这位一向敬重的老师变得十分陌生。

“淳于越。”

“商周皆因诸侯野心膨胀,所谓守旧不过是自掘坟墓。”

“若我大秦推行分封制,广封诸侯,让天下尽是侯、君、王。”

“十余年间,或许真能迎来太平。”

“可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呢?”

“岂非又陷入乱世?岂非再次上演骨肉相残?”

“你的分封制,不过是不断孕育野心诸侯,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祸根。”

“这就是你对大秦的忠诚?”

“分明是在毁我大秦根基,分明意欲让千万华夏子孙再陷战火,流离失所,生计困顿,复归列国纷争,使战乱延续千年!”

嬴迟怒吼震天。

随后,他的目光扫向四周的民众:“大秦子民,天下初定,再无兵燹,手足同胞不再自相残害。

大秦以德治国,惠及万民。”

“唯有实行郡县制,方能确保政令畅通,天下归一。”

“分封制只会引发新的动荡,纵使今日你们未觉隐患,后世亦会尝其苦果。”

“汝等深知战乱之痛,岂忍后辈重历骨肉相残之殇?”

嬴迟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四野。

此言出口,群情震惊。

乱世之怖,他们怎能不知?大多人生于战乱,亲历厮杀,见过屠戮,深知其残酷。

若后世再度陷入战火,陷入无尽绝望,这是他们断不能接受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他们不懂高深道理,但对安宁的渴求却是真切的。

也许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知有限,但从太子剖析中得知,分封制便是广封王侯,岂非重蹈列国纷争覆辙?先辈努力岂非付诸东流?

分封诸侯。

即便他们可能暂时远离战乱,可后世呢?

想到这里,他们满腔怒火,目光如刀直逼那些儒家学者,特别是淳于越,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起初只是凑趣,然局势已然转变……

他们意识到淳于越推崇的分封制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牵连子孙未来。

至此,他们再也按捺不住。

“汝这顽固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