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突然多了个奇怪的摊子。`三~8\看_书.惘* ?追¨醉?歆~章-结*
墨家弟子穿着粗布麻衣,正在演示如何种番薯。
他们用木犁翻地,用陶罐浇水,还把番薯切成块,埋在土里。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踮着脚,有人爬上树,嘴里啧啧称奇。
“这玩意儿埋在土里就能长?”
“亩产千斤?怕不是吹牛吧?”
“去年赵大户说粟米能产百斤,结果收了五十斤就不错了......”
议论声中,个穿锦袍的公子哥突然嗤笑道:
“一群泥腿子,也配种皇家作物?”
百姓们回头一看,是吏部尚书的儿子李德全。
这小子仗着父亲的势,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上个月刚强抢了个民女。
“李公子这话就不对了。”
人群里突然走出个青衫书生,正是当年写诗的那个,
“此物乃救民之本,何来皇家百姓之分?”
李德全眼睛一瞪,挥手就打:
“敢顶嘴?给我打!”
他身后的恶奴刚要动手,突然被人一脚踹飞。
杨怀贞不知何时站在那里,金吾卫的令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李公子,陛下有令,凡阻碍番薯推广者,斩。”
李德全的脸瞬间白了,却还嘴硬:
“我爹是吏部尚书......”
“就是你爹在这儿,也得给墨家弟子赔罪。·9*5·t`x?t...c\o!m*”
杨怀贞指着地上的番薯苗,
“这些苗要是死了一株,你爹的乌纱帽就别想要了。”
李德全咬着牙,狠狠瞪了书生一眼,灰溜溜地跑了。
百姓们爆发出哄笑,有人喊道:
“李大人,给我们讲讲怎么种呗!”
书生笑着点头,拿起番薯块:
“要先把土地翻松,像这样......”
他讲得仔细,百姓们听得认真。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突然哭了,去年她的孩子就是因为没粮吃,活活饿死的。
如今看着这能亩产千斤的作物,她突然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太极殿内,李承乾正看着各地送来的奏报。
幽州刺史说,番薯在雁门关试种成功,耐寒耐旱;沧州盐田旁边种上了番薯,盐碱地居然也能长。
最让他高兴的是,青州送来的第一批新番薯,己经摆在了御膳房的桌上。
“王德,”
李承乾拿起个番薯,
“给太上皇送去几个。
告诉他,这玩意儿比胡饼顶饿。”
王德刚要走,却见李世民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番薯,皮都没剥就啃了一口。
“嗯,甜。”
老皇帝咂咂嘴,
“当年朕就说这东西好,可惜啊。”
“父皇喜欢就多吃点。!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李承乾笑着说道,
“明年各地都能丰收,到时候让御膳房做番薯糕、番薯粥......”
“你以为这事就完了?”
李世民突然放下番薯,脸色沉了下来,
“李德全敢在大街上闹事,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那些旧勋贵,嘴上不说,心里还惦记着当年的特权呢。”
李承乾的眼神冷了下去:
“儿臣明白。他们怕百姓吃饱了,就不再依附他们。”
“所以你更要让百姓吃饱。”
李世民拍着他的肩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年朕靠百姓坐稳了江山,如今你要靠百姓,让这江山更稳。”
父子俩正说着,杨怀贞匆匆进来,手里举着个蜡封的密信:
“陛下,岭南急报!
高州总管冯盎,私藏番薯种,还杀了前去推广的墨家弟子!”
李承乾猛地站起来,定唐刀撞在案几上:
“冯盎?他不是归顺大唐了吗?”
“他说番薯是‘中原妖物’,会坏了岭南的风水。”
杨怀贞的声音带着怒火,
“还说要联合百越部落,抵制朝廷政令!”
李世民突然冷笑道:
“当年他归顺,不过是怕朕的玄甲军。
如今见你推广番薯,触动了他的利益,又想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