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寒门小神童 > 第77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通人和,方能百业兴旺

第77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通人和,方能百业兴旺

苏明理的提前完卷,再次在堂内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求.书?帮? .首^发_

“他……他写完了?”

“这么快?这可是策论啊!”

“看他那模样,似乎颇为满意,莫非真写出了什么惊世之作?”

议论声虽低,却也清晰可闻。

刘明宇更是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问道:“明理哥,你写好了?怎么样怎么样?”

苏明理对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急于将自己的卷子呈交上去,而是静静地将宣纸平铺在案几上,等待着时间的结束。

这份从容与淡定,更让众人对他充满了好奇。

赵知县见状,眼中笑意更浓。

他轻轻颔首,对身旁的刘文正道:“看来,我们的苏案首,今日又要给我们一个惊喜了。”

刘文正亦是满脸期待:“下官亦是拭目以待。”

终于,那最后一截檀香也燃到了尽头,火星在青烟中黯淡下去。

侍立一旁的衙役朗声宣布:“时辰到!请诸位停笔!”

堂内众人闻言,无论完成与否,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笔。

完成者如释重负,未完成者则面带遗憾。

自有衙役上前,开始依序收取各席的答卷。

当衙役走到苏明理案前时,苏明理双手将自己的那份答卷捧起,恭敬地递了过去。

那衙役接过,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纸面。

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却也被那工整清秀的字迹和开篇那几句掷地有声的论断所吸引,心中暗暗称奇。

所有的答卷很快便被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呈送到了赵知县与几位宿老的案前。/嗖′嗖`晓?税·徃\ \已-发+布!罪-鑫,璋,踕·

诗词歌赋数量最多,策论则相对较少,只有寥寥十余篇。

赵知县首先拿起的是诗词卷,他与几位宿老一边品茗,一边传阅点评。

堂内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许多,众人开始低声交流,猜测着谁的作品能够得到县尊大人的青睐。

“嗯,这首《咏秋荷》‘菡萏己残秋水冷,犹向西风舞翠翘’,意境尚可,只是略显萧瑟,与‘和’字主题稍有偏离。”

赵知县拿起一篇,微微点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此篇《邻里和睦歌》倒是通俗易懂,颇有几分教化之功,只是文采稍逊。”

一位白发老翰林捻着胡须,缓缓说道。

“这篇赋倒是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可惜斧凿痕迹过重,失了天然之趣,且多为空洞之言,未能切中‘和’之真意。”

另一位以辞赋见长的宿儒则指着另一篇,略带惋惜地摇了摇头。

点评之声不时传来,有的赞许,有的指正,引得堂内众人纷纷侧耳。

那些被点到名字的士子,有的面露喜色,有的则略显尴尬。

苏明理则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偶尔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堂内的一切。

但刘明宇却比他还要紧张,不时伸长脖子望向评阅席,又看看苏明理,小声嘀咕:“明理哥,怎么还不评到你的啊?那些诗啊赋的,听着就没啥意思。”

苏明理淡笑道:“明宇兄,莫急,策论费神,自然会看得仔细些。”

经过一番品评,诗词歌赋中果然涌现出几篇佳作,得到了赵知县与宿老们的中肯评价和少数的称赞。`n`e′w!t?i.a¨n,x_i-.^c*o′m!

那几位作品被赞的作者闻言,脸上都露出了激动与自得的神色,腰杆也挺首了几分。

终于,赵知县放下了最后一篇诗赋卷,目光转向了那叠数量不多的策论。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然后才不疾不徐地拿起最上面的一份。

那份答卷的纸张略显单薄,字迹却清秀工整。

正是出自苏明理之手。

赵知县的目光触及到卷首那熟悉的字迹,嘴角先是微微扬起一丝笑意。

他心中对这个七岁案首本就抱有期待,但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他尚无法预料。

他带着这份期许,目光缓缓落向了策论的正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通人和,方能百业兴旺。清河一县,欲求长治久安,其要在‘和’。何以致和?首在官民相睦,次在乡邻互助,终在教化人心……”

当这开篇的寥寥数十字映入眼帘的刹那,赵知县脸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