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二字。
但具体好在哪,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此刻听了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
他们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短短百余字的开篇,究竟蕴含着何等深邃的智慧与非凡的见识!
赵知县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不仅要让苏明理的才华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更要借此机会,提振清河县的文风,激励所有的读书人潜心向学,追求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非空谈误国。
他目光再次转向苏明理,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与郑重。
“苏明理,你这篇策论的开篇己是如此精彩,本官相信,其后的论述定然更加发人深省。”
“现在,本官便将你这篇策论,完整地读与诸位同道一同品鉴,也好让大家一窥全貌,共同学习。”
说罢,他不再迟疑,将苏明理那篇以《论和》为题的策论,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朗声诵读起来。
清心堂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极致的安静。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侧耳倾听,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
苏明理的策论,从“官民相睦”入手,论述了官吏当如何勤政爱民,体察民情,革除弊政,以赢得民心。
百姓当如何知法守礼,勤劳生产,拥护良政,以共建和谐。
其间引经据典,却又信手拈来,毫无堆砌之感,反而使得论述更加坚实有力。
接着,他又论及“乡邻互助”。
他提出,乡里之间,当以和为贵,守望相助,遇有纠纷,当以调解为先,化解矛盾于萌芽。
他还具体提出了可以借鉴古之乡约制度,由乡中耆老贤达共同制定规约,约束乡人行为,弘扬邻里友爱之风。
其观点之新颖,措施之具体,让在场许多对地方事务有所了解的士子都暗暗点头,觉得极具操作性。
最后,他论述了“教化人心”。
他强调,教化乃是实现长久和谐的根本之策。
他主张兴办县学、社学,普及教育,使人人知书达理,同时要表彰孝悌忠信,树立道德楷模,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民风向善。
他还特别提到,教化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要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化之中,使之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整篇策论,洋洋洒洒不到千言。
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其行文流畅自然,既有儒家经典之底蕴,又不乏洞察时弊之锐气。
其间所提出的观点与措施,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清河县的实际情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