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寒门小神童 > 第109章 冀州提督学政徐阶徐大人亲自考校!

第109章 冀州提督学政徐阶徐大人亲自考校!

措辞近乎夸张,将一个八岁童生誉为“百年难遇之奇才,国之栋梁之佳选”的荐表,并未太过在意,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

他只当是孙明哲这位下级官员发现了一个有些天赋异禀的孩童,爱才心切之下,不免有些言过其实,想要借此博取自己的关注罢了。

毕竟,“八岁府试案首”这种事情,听起来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近乎天方夜谭,便是话本小说也不敢轻易这般编排。

然而,当他处理完手头积压的诸多繁杂公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一人在清净的书房内。

徐阶就着窗外透进的明亮天光,抱着几分姑且一阅的心态,耐着性子,翻开那份据说是出自一个八岁孩童之手的府试答卷时。

他那双阅尽天下文章、早己波澜不惊、古井无波的深邃眼眸。

却骤然间精光暴射,仿佛有两道无形的厉电划破了书房内的宁静与沉闷!

他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那两篇八股文,其字迹之工整清秀,笔力之沉稳老练,便己让他微微有些讶异。

待他细细品读其破题之精妙,承转之自然,以及那股法之纯熟老道,俨然己是浸淫此道数十载的老手方能达到的境界。

徐阶那张素来严肃的脸庞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容。

他微微颔首,心中暗道:“此子八股功底确实非同凡响,远非寻常童生所能企及,单凭此,孙明哲称其为案首,倒也不算过分。”

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那首《河间府春望》的试帖诗。

其起承转合,格律意境,皆是无可挑剔。尤其是颈联那“绿柳拂官渡,红杏闹墙东”,一个“拂”字写尽春柳之柔媚,一个“闹”字道出春杏之烂漫,对仗工整,意境鲜活,充满了少年人应有的蓬勃朝气与对美好春光的细腻感悟。

徐阶脸上的神情不由得又郑重了几分,他轻轻捋了捋颌下花白的胡须,低声赞道:“诗才亦是不俗,小小年纪,能有此格律修养与意境营造,己属难能可贵。”

但真正让他心神为其剧震,甚至有些难以置信,拍案而起的,还是最后那篇洋洋洒洒近两千言的《论河间府水利兴修与农商繁荣之策》!

当他逐字逐句地读下去,从那切中肯綮、高屋建瓴的开篇立论,到那条分缕析、层层递进、鞭辟入里的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再到其中那些闪耀着经世致用智慧光芒、颇具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徐阶原本还带着几分审视与考较的目光,渐渐变成了无法掩饰的惊奇,再到难以置信的震撼。

最后,更是化为一种混杂着极致的惊喜、如获至宝的狂喜,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对后生可畏的深深感慨!

他手中的那支紫毫毛笔,“啪”的一声掉落在了名贵的端砚之上,溅起点点墨星,他却浑然不觉。

他猛地从铺着锦垫的太师椅上站起身来,因为动作过急,甚至险些带翻了身前的书案。

他手捧着那份薄薄的却又重逾千钧的策论答卷,在宽敞的书房内来回踱步,脚步因激动而显得有些踉跄,口中更是反复念叨着策论中的那些精辟之语。

“‘以工代赈,既解流民之困,又兴水利之功’……‘官督商办,引入民间资本,官民共赢’……‘水利都官,专司其职,权责分明’……”

“好!好!好!好一个‘浚河道以安民之基,修堰塘以富民之本,通商路以强府之道’!此等见识!此等格局!此等经世致用之学问!这……这当真是一个年方八岁的稚子所能写出来的锦绣文章?!”

他激动得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那双因年迈而略显浑浊的苍老眼睛里,此刻却闪烁着如同发现稀世珍宝、或是久旱逢甘霖般的璀璨光芒!

他为官数十年,所阅文章何止万千,其中不乏名家大作,鸿篇巨制,却从未有一篇策论,能让他如此心潮澎湃,如此拍案叫绝!

尤其是当他想到这篇堪称“治河间之策鉴”的雄文,竟然是出自一个刚刚参加完府试、年方八岁的孩童之手之时。

心中的那份震撼与不可思议,更是达到了顶峰!

“人才!旷世奇才啊!天佑我大周!天佑我冀州啊!”

徐阶仰天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欣慰,“孙明哲此番,当真是为朝廷,为我冀州,举荐了一位真正的国之栋梁之材!此等璞玉,若能善加雕琢,他日成就,未可限量!未可限量啊!”

他立刻唤来守在门外的长随,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沉声吩咐道:“速速备马!老夫要亲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