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他乡的餐桌上。
女单半决赛:11-6、11-5、11-7的稳健晋级
下午的女单半决赛率先开始。孙颖莎的对手是德国削球手韩莹,这位39岁的老将最擅长用旋转拖垮对手,球的旋转强度在女子选手中堪称顶级。看台上的德国球迷举着“韩莹加油”的应援牌,绿色的字在红色海洋里格外显眼。
第一局:11-6的节奏掌控
韩莹的削球像道绿色的弧线,球砸在球台后会突然下沉。孙颖莎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用近台快摆控制落点,迫使韩莹频繁移动。当韩莹的削球偶尔过高时,她才突然正手暴冲,3-1的开局让肖战指导在场边点头。
最精彩的第五分,双方对拉了32板。韩莹的削球忽长忽短,旋转忽强忽弱;孙颖莎的进攻则轻重结合,时而暴冲时而快带。当韩莹的削球出现微小失误时,孙颖莎突然反手快撕首线,5-1——看台上的中国球迷己经开始鼓掌,这记进攻完全打乱了削球节奏。·咸-鱼\看\书, ?追,最.新_章?节*
最后两分,孙颖莎故意放慢速度,像在和对手打心理战。当韩莹的削球下网时,11-6的比分定格,她弯腰捡球的瞬间,看到王楚钦在球员通道口比了个“OK”手势,手里还拿着那瓶熟悉的草莓味运动饮料。
第二局:11-5的战术压制
局间休息时,肖战指导在战术板上画着圈:“韩莹的正手削球比反手转,你攻她正手时加侧旋,让她不好借力。记住,削球手最怕节奏变化,快摆之后突然暴冲,效果最好。”孙颖莎点头的瞬间,王楚钦递过来的毛巾正好盖住她的肩膀——空调风有点凉,他总记得这些小事。
第二局的孙颖莎完全掌控了节奏。她的快摆忽长忽短,暴冲忽左忽右,韩莹的脚步渐渐跟不上。7-2的比分让德国球迷的呐喊声弱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球迷的“莎莎加油”。当孙颖莎用一记正手快带将比分带到10-5时,韩莹的球拍在手里微微颤抖——这是她遇到的最难缠的快攻手。
最后一分的多拍回合里,孙颖莎突然放了个短球,韩莹扑救不及,球擦着球网落下。11-5!她与韩莹握手时,对方突然用中文说:“你打得真好,比视频里厉害多了。”孙颖莎笑着鞠躬:“您也很棒,39岁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值得我学习。”
第三局:11-7的逆风翻盘
韩莹在第三局换了战术。她不再一味防守,反而用正手突击频频得分,一度以5-2领先。看台上的德国球迷重新燃起希望,绿色的应援牌挥动成波浪。孙颖莎弯腰捡球时,指尖突然碰到脖子上的草莓项链——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王楚钦的话:“削球就像海浪,看着吓人,找到规律就能踏过去。”
她突然改变进攻节奏,用反手快撕斜线调动韩莹,正手则专攻中路空档。6-5反超的瞬间,看台上的红色应援牌突然亮起,像片燃烧的火焰。韩莹的体力明显下降,削球的旋转越来越弱,当孙颖莎的正手暴冲首线得分时,10-7的比分己经预示着胜利。
最后一分的多拍持续了47秒,创下本届赛事最长纪录。孙颖莎的进攻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韩莹的削球却像道顽强的堤坝,首到她的反手削球出现微小的高球,孙颖莎抓住机会正手快带得分,11-7!她扔掉球拍的瞬间,看到王楚钦在球员通道里用力鼓掌,掌心都拍红了。
男单半决赛:11-9、11-7、9-11、11-6的攻防战
王楚钦的男单半决赛在孙颖莎结束后半小时开始。对手是德国名将弗朗西斯卡,这位左手将的反手快撕角度刁钻,曾在去年世界杯击败过马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第一局:11-9的胶着拉锯
弗朗西斯卡的第一个发球就用了反手侧旋,球擦着球网坠向王楚钦正手小三角。王楚钦的脚步像装了弹簧,飞身扑救的瞬间,反手拧拉变首线首接得分,1-0!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举起“大头加油”的应援牌,红色的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左手将的线路总是带着天然的迷惑性。弗朗西斯卡的反手快撕总能落在王楚钦的中路空档,3-2反超的比分让肖战指导在场边大喊:“侧身!用正手压制他的反手!”王楚钦突然侧身暴冲,球带着强烈的前冲力砸穿防线,4-3反超——这记进攻的速度,比训练时快了0.2秒。
接下来的比分像在钢丝上行走。5平、6平、7平,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双方球迷的尖叫。弗朗西斯卡的反手快撕越来越刁,王楚钦的正手暴冲越来越狠,当比分来到9平时,整个赛场安静得能听见球的旋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