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钦钦豆莎包 > 第40章 兵超联赛

第40章 兵超联赛

攻型?”

孙颖莎把换下来的旧胶皮折成方块,胶面的摩擦系数己经磨掉了三分之一——这是多哈世乒赛留下的痕迹。“对付反手硬的,就得用硬胶面。”她的指尖划过新胶皮的纹路,突然想起混双时他总说“你的胶皮软,我反手轻点送”,可现在,这句话再也说不出口了。

王楚钦的手指在黑色胶皮上弹了弹,声音闷得像敲鼓。“深圳大学的教练说,你正手快带的旋转比以前强了5%。”他突然把胶皮往货架上一放,金属架发出“哐当”的响,“这块硬胶皮,就是专门防旋转的。”

器材室的挂钟突然“当”地敲了一下。孙颖莎把新球拍装进拍套时,看见王楚钦的黑色球拍就放在旁边,两块球拍的拍柄朝向相反的方向,像在预示着雄安球台上的对阵。她突然想起少年队时,两人的球拍总并排放在球台边,拍套上的“河北”字样被汗水浸得发暗。

“揭幕战那天,早点去场地。”王楚钦拿起自己的胶皮转身时,衣角扫过孙颖莎的拍套,“雄安的球台弹性和北京不一样,得多适应。”孙颖莎点头的瞬间,他己经走出器材室,门口的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跨不过去的界线。

出发前的行李:贝壳里的故乡

去雄安的大巴车停在训练局门口时,孙颖莎的行李箱比上次去多哈时轻了不少。除了必备的肌贴和冰袋,她只在侧袋里放了样东西——那个装着多哈沙子的贝壳,现在里面又添了把北京的梧桐叶,是从训练馆门口捡的。

“莎莎,楚钦他们队的车在后面。”深圳大学的队友指着后视镜,山东魏桥的大巴车正缓缓驶出大门,王楚钦的身影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举着个驴肉火烧的包装袋,对着她的方向晃了晃。

孙颖莎突然笑了,从包里摸出个油纸包——那是她早上特意去买的火烧,没放香菜,夹了双份肉。她把纸包从车窗递出去,正好落在追上来的王楚钦手里,包装袋上的油印蹭在他手背上,像块没擦干净的胶皮印。

“老板说,多放了点保定的辣椒。”她的声音被风吹得有点散,“你以前总说不够辣。”王楚钦把火烧塞进包里的瞬间,大巴车突然启动,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他的喊声隔着玻璃传过来:“贝壳带了吗?雄安的沙子更细!”

孙颖莎低头摸向侧袋,贝壳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痒。她突然想起少年队第一次去外地比赛,两人也是这样隔着车窗递零食,他给她塞了块巧克力,说“赢了球才能吃”,而现在,他们要去赢的,是彼此。

雄安的前夜:球台边的故乡月

雄安体育馆的灯光亮如白昼时,孙颖莎正在适应球台。她的正手快带擦过蓝色地胶,留下道浅浅的白痕,像在给故乡的球台留下印记。看台上的“河北加油”横幅还没挂好,但她仿佛己经看见少年队的教练坐在第一排,手里举着写着“正手突破”的战术板。

山东魏桥的队员们正在对面球台训练。王楚钦的反手拧拉撞在球网的白色胶条上,弹回来的路线正好落在孙颖莎脚边。她弯腰捡球的瞬间,听见他喊:“球台中间有点低,发球往边上点。”

这是他们从小就有的默契,无论隔着多少张球台,总能精准传递赛场信息。可现在,这句提醒里带着点说不清的味道,像块裹着糖衣的石头,甜里藏着硌。

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月己经升到体育馆的穹顶。孙颖莎坐在球员通道的台阶上,手里转着那个贝壳,多哈的沙子和北京的梧桐叶在里面轻轻碰撞。王楚钦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瓶盖都拧松了半圈。

“明天的揭幕战,电视台会首播。”他把水递给她时,瓶身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我爸妈说要守着看,你爸妈呢?”孙颖莎的指尖突然收紧,贝壳的棱角硌得生疼——她当然记得,少年队第一次在家乡比赛,两家的父母就坐在看台上,举着写着两人名字的应援牌。

“他们说,给我们俩加油。”她仰头喝水的瞬间,发带滑落的弧度和在北京宿舍楼下时一模一样。王楚钦伸手想去接的动作顿在半空,突然想起明天的球台两端,他们是对手,不是搭档。

体育馆的灯光次第熄灭,只剩下应急通道的绿光。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蓝色地胶上快要碰到一起时,孙颖莎突然站起来:“明天见。”王楚钦望着她的背影,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捏得变了形——他想说“加油”,却又觉得这两个字太轻,托不起故乡球台上的重量。

回到酒店房间的孙颖莎,把贝壳放在窗台上。月光透过玻璃照在贝壳上,多哈的沙子和北京的梧桐叶在里面泛着微光,像两颗互相守望的星。她点开手机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