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44章 朱门悟理

第44章 朱门悟理

。有人为了官位不择手段,机关算尽,最后却落得身首异处;有人贪慕财富,疯狂敛财,最终抄家灭族。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醒了他。

“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李翔对着略显懵懂的李政喃喃道,声音中满是沧桑与感慨,“当年我与先帝论政,力主削藩之策,那是为了江山社稷,是身为臣子的责任。但事成之后,我主动辞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职,只求执掌鸿儒书院。世人皆道我错失高位,殊不知正是这份退让,让李氏历经西朝而不衰。要忍得住诱惑,想得开得失,不争一时之长短,方能谋一世之安稳。这朝堂之上,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棋局,落子无悔,却步步惊心。只有懂得以退为进,才能在这风云变幻中,护住家族,护住本心。丞相职位很高吗?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在有能力的皇帝眼里,也不过是颗大点的棋子罢了。”

三日后早朝,太极殿内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当李广说出捐金的奏请时,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青铜烛台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刘启摩挲着案头的虎符,忽然想起李政前日托人送来的《民间税赋十策》——字迹工整如刻印,内容详实有见地,却未署半分姓名。这位深居简出的李家大少爷,用另一种方式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却又低调得让人忽视。

“准奏。”帝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命李广督造雁门关烽火台,即日起程。”

暮色中的李府,依旧宁静祥和。李政如往常一样,仍在扫雪。他望着弟弟李广策马远去的背影,将最后一捧积雪堆成小兔形状。竹扫帚扬起的雪雾里,李翔的咳嗽声从书房传来。青年拍了拍身上的雪,提着茶壶走向老人——正如他每日所做的那样,在柴米油盐中,守着一份不为人知的通透与豁达。而李家所坚守的处世智慧,也将如同一盏明灯,在李氏一门代代相传,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