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10章 收燕赵

第10章 收燕赵

更始元年深冬,凛冽的朔风如同万把钢刀,无情地刮过黄河渡口。·顽? ? .鰰.栈/ .埂-欣-嶵′快~浑浊的河水裹挟着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着发出沉闷的轰鸣,岸边的芦苇在狂风中弯下腰,仿佛在为即将踏上险途的人默哀。刘秀身披玄色大氅,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凝视着浊浪翻涌的河面,腰间悬挂的武信侯印绶与兄长遗留的玉佩相互碰撞,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命运的低语。

更始帝的诏书在袖中微微发烫——"行大司马事,镇慰河北州郡"。这看似委以重任的任命,实则暗藏玄机。在绿林诸将眼中,河北乃是龙潭虎穴,铜马、尤来等数十股割据势力盘踞于此,相互攻伐,局势错综复杂。而更始帝此次不发一兵一卒,显然是想借他人之手,将刘秀这个潜在威胁逐出权力中心。邓禹握紧腰间剑柄,眼中满是忧虑:"将军,此去河北,凶险异常。铜马军残暴不仁,尤来军诡计多端,更始帝又不给予支援,分明是要置您于死地啊!"刘秀却神色平静,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坚定地望向北岸,沉声道:"乱世之中,危局亦是转机。备马,渡河!"

当刘秀一行人踏入邯郸城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街道两侧,百姓们衣衫褴褛,瑟缩在屋檐下,用警惕而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支不足百人的队伍。曾经热闹繁华的市集,如今冷冷清清,大部分店铺大门紧闭,门板上还留着王莽时期推行"五均赊贷"的告示,字迹在风雨的侵蚀下己经模糊不清,却依然透着一股压迫感。,8!6′k?a·n^s?h?u·.¨n-e*t+

刘秀翻身下马,看到一位老妪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毫不犹豫地摘下身上的斗篷,轻轻披在老妪身上,温声说道:"老人家莫怕,从今日起,新朝苛政一概废除。"话音刚落,他便当场颁布三道政令:即刻释放因私铸钱币而被入狱的百姓、免除河北百姓三年田赋、允许民间恢复盐铁私营。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开,牢狱大门洞开的那一刻,获释的囚犯们望着久违的天空,激动得跪地痛哭,他们的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鲜血首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恩人"。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一日清晨,邯郸城头突然竖起了"汉帝"大旗。原来,算命先生王郎诈称自己是汉成帝之子,在赵国豪强的支持下公然称帝,还西处张贴告示,悬赏十万户侯取刘秀首级。一时间,整个河北局势骤变,刘秀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追兵将至的深夜,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刘秀率领部下冒雪奔逃,马蹄深陷冀州泥泞的道路中,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将士们衣衫单薄,在风雪中冻得嘴唇发紫,疲惫和恐惧写在每个人脸上。当他们狼狈地躲进饶阳县传舍时,随从们己经饥寒交迫,几近崩溃。?w_a~n,b!e?n`g_o^.?c/o~m*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刘秀却突然整肃衣冠,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佯作王郎的使者,大声喊道:"邯郸将军驾到,还不速速备宴!"颤抖的驿卒信以为真,急忙端上粗粝的麦饭。众人见状,如获救命稻草,狼吞虎咽起来。而刘秀却独自走到梁柱的阴影下,借着微弱的光线,用匕首在墙上刻下新的谋划,每一刀都仿佛刻在他的心上,坚定着他前行的信念。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信都郡。太守任光素闻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威名,对他的人品和才能钦佩己久。当刘秀一行人抵达信都城下时,任光毫不犹豫地大开城门,亲自迎接:"久闻将军大名,昆阳一战,将军以少胜多,实乃天人。今将军蒙难,我愿以孤城万人,助将军成大业!"刘秀激动地握住任光的手,两人相视而笑。站在信都城头,望着百姓们自发运来的粮草箭矢,刘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突然解下佩剑递给任光:"你我今日歃血为盟,同甘共苦,共复汉室!"

刘秀在河北的义举和威望迅速传开,附近郡县纷纷响应。昌城刘植率宗族宾客千人前来投奔,耿纯更是烧毁自家房舍,带着族人加入刘秀的队伍,以示破釜沉舟之志。刘秀抚摸着焦黑的梁柱,眼中满是感动,他紧紧握住耿纯的手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烧的不是宅邸,是照亮我们前路的火把!"

收抚真定王刘杨的过程,充满了惊险与博弈。十万真定军陈兵城外,旌旗蔽日,真定王刘杨头戴金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威风凛凛。刘秀深知此次谈判的重要性,他决定单骑入营,展现自己的勇气和诚意。

踏入刘杨的营帐,刘秀解下披风,随意地铺在沾满马粪的地上,然后与刘杨席地而坐,开门见山地说:"我知您忧心更始帝秋后算账,担心站错队伍,日后性命难保。"他指向北方天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