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六年九月,凛冽的秋风如同裹挟着刀刃,将关中大地刮得满目疮痍。?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赤眉军二十万部众如同行尸走肉般裹挟着残破的旌旗,跌跌撞撞地西出陇东。这些曾在中原大地掀起腥风血雨的流军,虽凭借着人多势众拥立刘盆子称帝,强占长安,但因肆意烧杀掳掠,使得三辅之地田园荒芜、十室九空。如今粮仓见底,军中甚至开始宰杀战马充饥,将士们面黄肌瘦,目光中满是绝望与疯狂。
军帐内,赤眉军大将逄安一脚踢翻啃得精光的马骨,恶狠狠地咆哮道:"刘秀小儿,竟敢断我粮道!此番西进,定要踏平陇右粮仓,让我军将士饱餐一顿!"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陇西早己被耿弇率领的精锐部队严阵以待。更可怕的是,在李凛的精心谋划下,汉军提前将陇右沿途村落的粮草尽数焚毁,坚壁清野的策略让赤眉军所到之处只剩焦土。
赤眉军西进受阻,无奈之下又折回关中。·d+q·s-b¨o-o·k·.*c′o\m′当他们再次踏入长安城时,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不寒而栗:昔日繁华的帝都己沦为废墟,断壁残垣间野蒿疯长,甚至高过屋檐;街道上尸横遍野,城内竟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年仅十五岁的刘盆子蜷缩在残破的未央宫龙椅上,望着城外那些啃食树皮、草根的士兵,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悔不该听汝等之言,致百姓于水火之中,我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与此同时,洛阳南宫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紧张。刘秀手持火把,在巨大的沙盘前踱步,青铜铸就的兵俑密密麻麻地排布在崤函古道。摇曳的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赤眉西窜不成,必东归山东,崤底山谷乃其必经之地!"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沙盘上的崤底,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厅:"冯异、李游听令!"
两位大将即刻出列,抱拳行礼。′狐\恋.文,血? ?已′发^布·最~芯-彰,节-冯异腰间悬挂的《孙子兵法》竹简微微晃动,显示出他沉稳睿智的气质;李游身披玄甲,螭纹剑鞘泛着冷冽的寒光,尽显沙场猛将的威严。刘秀展开李凛连夜绘制的地形图,图上详细标注了崤底山谷的每一处隐秘路径、制高点和水源分布:"冯异率六万步卒,携带强弩、滚木、礌石,在崤底设下天罗地网,封锁谷口;李游领三万铁骑绕道新安,截断赤眉退路!务必让这伙流寇插翅难逃!"
建武三年正月,寒风呼啸,细雪纷飞,崤底山谷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之中。赤眉军如同惊弓之鸟,匆匆东行。逄安望着两侧陡峭如刀削的山壁,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此地易守难攻,绝非善地,须速速通过!"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山谷间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战鼓,仿佛连大地都在颤抖。
"放箭!"冯异一声令下,千张改良后的床弩齐声轰鸣,巨大的箭矢如同黑色的暴雨,遮天蔽日般倾泻而下。与此同时,早己准备好的巨石从山顶轰隆隆地滚落,砸得赤眉军阵脚大乱,惨叫声此起彼伏。就在赤眉军惊慌失措之际,李游率领的铁骑如同黑色的洪流,从侧翼呼啸杀出。马蹄踏碎薄冰,扬起阵阵雪雾;弯刀在雪光的映照下,划出一道道森冷的弧线,所到之处血肉横飞。
赤眉军虽拼死抵抗,但经过数月的饥寒交迫,他们的战力早己十不存一。三天三夜的惨烈激战过后,八万赤眉军终于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纷纷解甲投降。堆积如山的赤色眉饰铺满山谷,在白雪的映衬下,宛如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海。
刘盆子带着残部仓皇东逃,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大的噩梦。在宜阳,刘秀亲自率领的御林军早己严阵以待。汉军旌旗蔽日,戈矛如林,金鼓之声数十里可闻。刘秀登上高台,俯瞰着山脚下狼狈不堪的赤眉军,声音响彻云霄:"降者免死!"
刘盆子颤抖着双手,解下象征皇权的玉玺,与樊崇等首领一起肉袒出降。当赤眉军纷纷放下武器的那一刻,李游注意到许多士兵怀中还紧紧揣着从百姓手中抢来的馍馍——这些曾经烧杀抢掠的流寇,终究也在饥寒交迫中,尝到了人间的疾苦与绝望。
捷报传回洛阳,整个城市陷入了狂欢。云台殿内,钟鼓齐鸣,群臣高呼万岁。刘秀将缴获的传国玉玺郑重地供奉在宗庙,转身对李凛感慨道:"若非卿筹备粮草,断赤眉后路,谋划全局,此战安能如此顺利?"李凛躬身行礼,谦逊地说道:"陛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冯异、李游二位将军奋勇杀敌,决胜疆场。臣不过略尽绵薄之力,不敢居功。"
殿外,百姓们自发点燃爆竹,欢呼声响彻云霄,庆贺关中大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太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