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心。李凛摩挲着被皇帝踩皱的帛书边角,良久才道:"明日早朝,我们再递一份详尽的施政方案。只要能帮陛下解决难题,定能证明李家绝无异心。"他的声音坚定,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窗外,更夫梆子声惊起寒鸦,却无人看见书房内,李凛将废约令郑重收进檀木匣。烛火摇曳间,他望着匣中高祖画像,忽然想起老道士掌心的温度。那隐秘的野心如蛰伏的毒蛇,在忠臣的外衣下悄然扭动,而李家兄弟尚未察觉,谶语的丝线早己将他们的命运与王朝的兴衰紧紧缠绕。李游取出笔墨,开始连夜撰写新的奏疏,笔尖在竹简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命运的低语。
夜深了,李府上下早己陷入沉睡,唯有书房的灯火依旧明亮。李凛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一轮冷月,思绪万千。他想起李家世代为汉室尽忠的荣耀,想起父亲临终前教导的忠君爱国之道,心中的矛盾愈发强烈。老道士的谶语像是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尽管他努力想要将其扼杀,却总是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
而在未央宫中,刘秀也难以入眠。他坐在御书房中,望着案头的《刘李盟约》残卷,眉头紧锁。烛光下,那些被他践踏过的文字仿佛又重新浮现,刺痛着他的双眼。他叫来贴身宦官,低声吩咐:"密切监视李家动静,还有郭氏一族,朕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话语中充满了防备与猜忌,帝王的孤独与多疑在此刻显露无遗。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李府书房的灯火终于熄灭。李凛与李游拖着疲惫的身躯各自回房休息,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未来。是继续做忠诚的臣子,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在谶语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一条未知的道路?而这一切,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早朝中,露出一丝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