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2章 番外篇,关羽见吕蒙

第2章 番外篇,关羽见吕蒙

忘川的流水总带着股潮湿的铁锈味。/x?i`n_k′a!n-s′h!u?w,u..*c^o,m_吕蒙站在奈何桥头,看着自己身上未褪尽的甲胄——那是袭取荆州时穿的青灰色战袍,胸口还留着被流矢划破的破洞,像朵永远开不谢的血花。

“吕子明,别来无恙?”

这声音让吕蒙猛地回头。只见桥对岸的芦苇丛里,走出个绿袍长髯的身影,手持偃月刀,胯下的赤兔马虽无实体,蹄踏处却扬起阵阵烟尘。关羽的红脸在幽冥的昏光里泛着青铜色,丹凤眼半眯着,倒看不出是怒是喜。

吕蒙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指尖却有些发颤。他总觉得该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只化作一句干涩的:“关将军。”

关羽却笑了,笑声在空旷的河岸回荡,惊起几只通体漆黑的水鸟。¨二\芭+墈¨书!王+ /最^鑫.漳,节+哽*新*筷\“不必多礼。你我如今都是阴阳两隔的人,那些生前的恩怨,早在过奈何桥时被孟婆汤冲淡了。”他翻身下马,将偃月刀横在地上,刀身映出两人模糊的影子,“坐下聊聊?”

吕蒙犹豫着在刀旁坐下,芦苇的白絮落在他的发间。他忽然想起建安二十西年的冬夜,自己白衣渡江时,船帆划破荆州江面的月光,那时总觉得胜之不武。“将军在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当真令蒙辈钦佩。”

“不过是些匹夫之勇。”关羽拨弄着颔下的长髯,语气里听不出骄傲,“倒是你,白衣渡江之计,瞒天过海,连我帐下的烽火台都成了摆设,这份攻心智计,世间少有。”他忽然看向吕蒙,“我只问你,取荆州时,可有滥杀百姓?”

“未曾。*0.0~暁?税+徃` ~蕞¨辛·彰`截′埂·芯.筷¨”吕蒙挺首脊背,“将军在荆州十年,也算深得民心。我若妄杀一人,只会让荆州百姓离心。入城时,我命士兵不得擅入民宅,秋毫无犯,连仓库里的粮草,都登记在册,分毫不取。”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叹了口气:“可惜了我那部将糜芳、傅士仁,竟为了些私怨降了东吴。若非他们献城,你未必能如此轻易得手。”

“非也,非也,糜芳降我东吴也是被逼无奈,远水解不了近渴,糜芳确实努力过,但是天灾人祸无可避免,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过多的伤亡”吕蒙望着忘川的流水,想起自己年少时杀过人,也曾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将军败走麦城时,身边只剩十余骑,却仍不肯降,这份气节,世间罕有。”

关羽仰头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几分苍凉:“我受玄德公厚恩,誓以死报。若降了东吴,百年后有何面目见他于地下?倒是你,子明,你取荆州后不久便病逝,想来也是积劳成疾吧?”

吕蒙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双手曾握过刀笔,也曾提过枪矛,最终却在庆功宴上抖得连酒杯都拿不住。“或许是天意吧。将军走后,我便一病不起。”他忽然释然一笑,“不过这样也好,胜负己定,恩怨也该了了。”

“说得是。”关羽站起身,拍了拍吕蒙的肩膀,“战争嘛,总有赢家,也总有输家。你赢了荆州,我却得了个忠义的名声。算起来,倒是扯平了。”

远处传来渡船的摇橹声。孟婆推着药碗走过来,浑浊的眼睛在两人脸上扫过:“阳寿己尽,恩怨己了,该上路了。”

吕蒙看着那碗泛着白沫的汤药,忽然问:“关将军,若有来生,你我还会再战场上相见吗?”

关羽提着偃月刀,翻身上马,赤兔马打了个响鼻:“若来生还是乱世,或许会吧。不过那时,我倒想与你痛饮三杯,不谈战事,只论春秋。”

吕蒙望着他策马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荆州城头的月光,想起麦城的残雪,想起庆功宴上的烛火。那些纠缠一生的胜负荣辱,在忘川的流水声里,竟真的淡成了一缕轻烟。

他端起孟婆汤一饮而尽,舌尖先是苦涩,末了却尝到丝微甜。或许正如关羽所说,战争总有输赢,但那些在战场上闪耀过的勇武、智计、忠义,却能越过生死,留在这阴阳交界的河岸上,伴着芦苇风,吹过一个又一个轮回。

(这篇其实我早就想写了,总有人觉得白衣渡江有问题,也有人嘲讽关羽是个废。但是在我看来二人皆是英雄好汉。没什么高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