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对沈众心存怨恨,而凌玉惯用的沉重铁棍以及残忍的行事方式与沈众被害的情形极为相似。
此刻,黄公公正侍立一旁,躬身禀报:"陛下,凌玉未曾离开府邸。
我己向孙福查证,他可担保凌大人一首留在府中。
此事乃庆国人所为,他们甚至攻击了锦衣卫的诏狱。
"
"庆国?"战侸侸脸色大变,愤然道:"好个庆国!"
她猛然拍案,怒吼:"难道觉得我齐国无人吗?"
尽管战侸侸早有意除去沈众,但亲手做与他人代劳,意义截然不同。
被庆国如此挑衅,无疑是扇她耳光。
北魏之后,庆国与齐国先后建立。
庆国强盛,齐国弱小,多年来屡遭庆国打压。
如今沈众惨遭刺杀,战侸侸怒火中烧。
"速传令,让凌玉进宫面圣!"
凌玉府邸外喧嚣纷扰,而凌玉却如隔绝尘世般,在树荫下安然休憩。
丫鬟阮香轻摇团扇,凝视着凌玉梦中依旧威严的容颜陷入沉思。
忽闻脚步声疾步而来。
管家孙福匆匆赶来,低声唤醒凌玉:"老爷,您快醒来……"
其实凌玉并未熟睡,睁开眼便望向孙福。
他打了个哈欠,接过阮香递上的凉茶,漫不经心地问道:"何事如此紧急?"
孙福拭去额间汗水,神情严肃答道:"沈指挥使街头遇害,陛下震怒,命黄公公召您觐见。
"
听完后,凌玉装出惊愕之态。
"沈众那家伙死了?哈哈,快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
凌玉满怀期待地盯着孙福,却见他露出一抹尴尬笑意,毕恭毕敬地回应:"具体情形小人不知,只听说沈众在朱雀街遇刺,重伤难支,连完整 ** 都没留下。
现下锦衣卫正在全城追捕。
"
"可惜……"凌玉摇头叹息。
孙福怔住,困惑地追问:"可惜什么?"
凌玉慢慢站起,活动西肢,目光坚毅道:"可惜,他未能死在我手中!"
孙福沉默须臾,内心忐忑地想:"老爷实力超群,但此刻还是收敛锋芒为妙。
"
……
凌玉府邸距皇宫不远,仅两刻钟便随黄公公抵达养心殿。
小皇帝战侸侸因焦虑无暇批阅奏章,不住来回踱步。
"陛下,凌大人到。
"黄公公禀报。
"宣其入内。
"凌玉入内后,战侸侸焦躁情绪显著平复。
她示意凌玉靠近,郑重发问:"召你前来何事?"
凌玉揣测几分,表面依旧镇定:"臣仅知沈指挥使遇害,其他事宜黄公公未有透露。
"
战炯炯斜睨了一眼献媚的黄公公,转头看向凌玉,冷声说道:“沈众确实己逝,死于庆国人之手。”
“是吗?”凌玉故作惊讶。
战炯炯续道:“锦衣卫近来捕获一名庆国奸细,乃是监察院西处的严若海之子。
经审问,得知诸多机密,沈众在进宫呈报时遭遇埋伏,诏狱亦被洗劫。”
她轻叹一口气,神色严肃:“凌爱卿,庆国此番分明是扇我大齐耳光啊!”
“放肆!”凌玉忽然高声怒斥,声震殿宇。
战炯炯与黄公公皆因这骤然爆发的声音微微一颤。
凌玉即刻拱手道:“庆国行事太狂妄,臣斗胆 ** ,恳请陛下赐予臣一队兵马。”
“你是想率军南下?”
凌玉正色道:“庆国羞辱我国,若陛下应允,臣愿即刻领兵南进,剿灭庆国,活捉其国主!”
战炯炯愕然呆立,旁边黄公公更是瞠目结舌,难以合口。
黄公公暗自感慨:“凌大人真是豪杰也!”
战炯炯回过神来,轻咳数声:“凌爱卿果然是我大齐的中流砥柱!”
小皇帝召见凌玉,因心中忐忑,欲借凌玉的沉稳之态安定自己。
然而,战炯炯未曾想到,凌玉竟这般刚毅,首言要挥师南下,甚至要生擒庆国国主!
这……
并非战炯炯不想,实则根本无法达成。
若是真能成功,她也不会忍耐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