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皇帝对视片刻,面露难色。
战侸侸开口道:“刚结束一场战事便即刻开战,似乎有些草率,凌爱卿,是否太过匆忙?”
即便皇帝信任凌玉的能力,也期望国家能稍作休整。
然而凌玉却坚持:“陛下,趁势出击必能事半功倍。
我军当前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一举荡平南庆,生擒庆帝!”
此言一出,在场官员顿时热血涌动。
如今提及此事,再无人觉得凌玉的想法荒谬。
不仅武将们响应,就连向来主张休养生息的文官们也被激发起来,恨不得立即投身战场。
文官虽多有私利之心,想法也较保守,但身为齐国人,他们同样渴望国家强盛,期盼齐国开创鼎盛之世!
众人激动不己,仿佛看到了那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然而,这时大将军上山虎上前施礼,说道:“陛下、太后,微臣以为此举不可行。”
“哦?”
“庆国兵强马壮,实力远超南蛮……”他看了一眼凌玉,“恕微臣首言,镇北侯此次取胜,很大程度是因南蛮轻敌,庆国必然己有防备,此时贸然出征实属不智。”
作为往昔齐国的战神,上山虎的话分量十足。
经他这般提醒,在场官员逐渐恢复理智。
“大将军所言极是,唇亡齿寒,庆国必定有所准备,攻打庆国还需仔细斟酌。”
“微臣附议!”
不少官员支持上山虎的观点,令其心中窃喜,继而挑衅地望向凌玉。
显然,上山虎不希望凌玉继续领军,更不愿凌玉的势力扩大。
皇帝和太后互望一眼,都觉得上山虎所言不无道理。
可凌玉依旧没有停止的意思。
“大将军此言甚是,正因如此,越是要尽早出兵。”
“为何?”战侸侸疑惑地问。
其他大臣同样满脸不解,就连上山虎也没能完全明白。
凌玉说道:“庆国实力强大,绝非一击即溃,的确需要周密部署。
但在全面开战之前,可以先行局部交锋,摸清敌方虚实。”
“如今众人皆认为不宜与庆国交战,那庆国想必也有相同顾虑,这便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
凌玉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北伐之举己证明这一点。
他话音刚落,在场之人顿时茅塞顿开。
皇帝赞赏地看着凌玉,笑道:“凌爱卿所言有理,大家都这般想,庆国必然也是如此,正好可反其道而行之。”
旁边的大公主惊讶地张开嘴,目光中透着钦佩。
海棠嘟囔着:“这家伙果然够机智……”
文武百官纷纷赞同,认为此举可行。
唯有上山虎面色阴沉。
他知道,到这一步,局面己不可逆转。
若凌玉继续掌控军队,“大将军”之称或将成往事。
战侸侢夸赞道:“凌爱卿智谋超群,实乃我朝之幸。”
她评价颇高,但凌玉却说:“禀告陛下,此计并非出自臣手,另有其人。”
“哦?”
“此人名叫高顺,亦属大雪龙骑军,此次北伐立下大功。”
提及高顺,琅淘也称赞道:“陛下,此人作战英勇,麾下仅千人,却从不畏惧百倍之敌,真乃猛将!”
“连你也这般推崇,看来此人确实非凡,他在何处?”
凌玉答道:“就在宫外。”
“速请他入内!”
战侸侢立即下令。
不久,由一名太监引领,高顺至殿前。
“臣高顺,叩见陛下、太后!”
“免礼。”
“谢陛下、太后!”
……
高顺站起,约莫三十余岁,仪表堂堂,体魄健壮,一看就是勇将。
战侸侢微微点头:“不错,果然气宇轩昂。
高爱卿此次建功卓著,朕定当重赏……”
一番考量后,他说道:“既然是你提出的攻庆之策,朕便封你为靖南大将军,莫负朕望。”
“臣定不负重托!”
高顺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