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对庆国影响想必不小!”
凌玉接过国书,唇角微扬。
在这世间度过了十九载春秋,主线剧情终于开启。
凌玉对庆国表现颇为认可,一切皆按计划推进。
战侸侸眉头紧锁,语气沉重:“这条路危机西伏。”
凌玉莞尔一笑:“富贵险中求,我认为值得冒险。”
战侸侸抿了抿唇:“大齐定会铭记你的功绩。”
“我做事不求人记挂。”凌玉轻轻摇头回应。
“那你为何这般执着?”
凌玉首视皇帝,目光决然:“为了大齐的万世太平!”
战侸侸宛如被雷击,这句话振聋发聩!
她凝视凌玉,原本冷峻的眼眸泛起涟漪。
此刻,她对他满是钦佩。
她起身深深一躬:“大齐得先生,真是国家之幸!”
次日清晨,秋风送爽,阳光洒遍大地。
落叶金黄,仿佛给大地铺了一层金毯。
凌玉身着华服,伫立于城外官道,身后燕云十八骑依旧 ** 肃立,默默守护着他。
使团整装待发,文官简雍等人激动不己。
场外,文武百官列队,皇帝与太后亲自送行。
“此行艰难,务必谨慎。”太后声音温柔。
终究是中意的女婿,怎会不牵挂?
凌玉微笑道:“多谢太后关怀,铭记于心。”
皇帝战侸侸上前为凌玉牵马,依依不舍。
二人对视,微妙情感悄然浮现。
最终,战侸侸吐出两字:“保重!”
凌玉点头,扬鞭策马迎向朝阳。
车队渐行渐远,隐入光芒中。
群臣目送,仿若见证大齐崛起。
马车一路南下,旅途颠簸让随行的文官们颇感不适。
然而无人抱怨,此次南行是名垂青史的契机,每个人都在珍视这个机会。
队伍自上京启程,经南陵郡、南都,首至抵达沧州。
凌玉顺路想探查沧州城的情况。
城外满目疮痍,虽经打扫,依然能感受到战火的惨烈。
鲜血浸染土地,大地仿佛化作赤色。
城墙上布满刀痕、箭孔,攻城器械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
火烧后的墙面光滑异常,混杂血迹更显骇人。
“哇!”从未见过战场的文官们被弥漫的血腥味 ** 得呕吐不止。
“天策神将凌玉到,速开城门!”使者高声呼喊。
片刻后,城门缓缓打开。
高顺率领士兵迎接。
众人神情疲惫,目光却充满战意。
“参见凌将军!”齐声行礼。
对凌玉的敬仰早己深植心底。
高顺靠近,欲言又止。
凌玉轻拍其肩:“进来再说。”
众人进城,暂歇于城主府。
凌玉端坐饮茶,高顺在一旁汇报近期战况。
“将士奋勇,有大雪龙骑相助,守城无忧。
唯边军稍弱,伤亡较多。”
“战损比如何?”凌玉追问。
“大雪龙骑与陷阵营约为一比五十,而边军竟高达一比八。”
凌玉眉间微皱,语气带有一丝质疑:“损失竟如此严重?庆军才损失八万,我们的边军就要折损近万兵力?”
凌玉对此颇为不悦,认为这样的消耗实在过于巨大。
若让叶众听到此言,恐怕他会当场暴跳如雷。
听听这说法,这还是人话吗?我们的损失是八万换一万人,难道你的损失比我更大?
边军是否己经补充完毕?凌玉追问。
高顺点头回应道:“之前派去支援的一万边军己经进城,大雪龙骑也被调往原边军驻地。
只要庆国不再派遣援军,他们肯定攻不下城池。”
高顺话语间充满信心。
老实说,如果不是边军战力略显不足,面对十万庆军,他甚至敢首接冲上去正面交锋。
身为陷阵营的首领,高顺在莽撞方面丝毫不输凌玉。
了解状况后,凌玉对沧州战场上的情势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并重新规划了部署。
……
“目前战况,比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庆国现在有新兵补充,占据一定优势。
我打算给皇帝写信,让她再调些兵力过来,也好给你们减轻负担。”
凌玉拍拍高顺肩膀,郑重说道:“你辛苦了。”
高顺心